好奇帶來勇氣!
這一年來對於美國原產的「翻轉教學」的模式或思維,都是從網路上的文獻、影片介紹、FB討論中去「自己描繪出來」的形象。相對而言,如同質性研究中常談到的「研究者深層描繪來自於本身的經驗」,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的「翻轉教學」已經是充滿了「台灣味」,因為都是從「台灣」的角度去解讀與發展的。但我相信,所有的人都會想知道,到底什麼是原產地的「翻轉教學」?真的是如同網路文獻、影片所說的「在家自學、在校寫作業」那樣簡單?還是像台灣現況一樣有著「學思達」、各式數位平台、各種創新教學的融入?
相對而言,人類因夢想而築夢偉大,而夢想也起於人類的好奇而啟發動力,或許這次「翻轉探索」,也同樣起於Bergmann與Sams所談到的翻轉學習的關鍵─「Curiosity」。
我們所見的原產翻轉
礙於英文能力不好,如果認知上有所錯誤的話,還希望見諒。從參加的幾個課程教室當中,了解美國對於翻轉教學的基礎型態其實簡單而清楚,而各種差異是在於課堂活動的經營或創新不一樣。而相較於台灣目前所發想的翻轉模式,美國對於動機的引起在影片之前更多了引起學生「好奇心」的提問或引導。並且對於翻轉學習後,也有學習檔案(或投報)的分析與延續。個人解釋的原產地翻轉教學模式如下圖:
美國基礎的翻轉模式並沒有很複雜的型態,課程架構的訴求在於:
1.
透過網路平台、書面、課堂觀察等等方式所建立的學生檔案,進行學生學習的基礎分析,並且針對接下來的學習目標進行教學計劃的擬定。因此「教案寫作」在美國是視為理所當然的,和台灣習慣「教學經驗」是很不一樣的。
2.
依據學習目標提出假設問題,引發學生學習好奇與動機。這樣的問題可能來自於教科書、事件、影片、新聞或老師創造的題目,WSQ型態的講義是經常看到的。
3.
由老師於三到四天前將學習影片製作完畢,並且放到網路、USB或光碟片當中,讓學生能夠先進行學習。而這裡有兩個要強調的:首先,美國強調影片是老師自己製作,透過熟悉的聲音、口吻讓學生有如上課一般的感覺。第二,影片是必須要有與「好奇提問」和「課堂作業」所具備內容的有「關連性」。不僅可以解釋好奇的提問問題,建構基礎,也能貫連課堂作業的討論內容。這或許也回頭印證的為什麼很強調「老師製作影片」的原因,因為影片被視為老師與學生學習的「Bridge」。
4.
影片學習一般來是透過YouTube來進行觀看,但美國各個學校也都有提供各校的平台、頻道給老師進行線上課程教學。另外由於影片中可能參雜數個概念,因此也開始發展出影片中插入「Quiz」功能的軟體(Camtasia)與平台(educanon),讓學生可以邊看邊思考。在「No Access, NO
Homework, No Problem !」這個研習當中,針對於無法在家收看或線上學習有困難的,除了建議提供檔案在USB、DVD等型態給孩子帶回,甚至開放手機進入教室,讓學生可以利用時間在公車、教室、課餘時間進行影片觀看,確保自主學習。但很明顯地,分享的美國中、小學老師,非常重視影片所帶來的「教學關係」的連結性─換言之就是「如何確保學生真的有看影片」。因此他們透過網站發表,乃至於小學的蓋章點數制度,來不斷鼓勵學生真的進行影片學習,甚至學生自己也來作影片,利用「高峰經驗」讓孩子知道影片學習是很有效果的。
5.
為什麼說是「課堂作業」而不是「課堂討論」?美國基本的傳統「翻轉學習」模式當中,學生到課堂上進行較困難的習題寫作,是屬於「個人學習」的狀況,老師針對個人進行不同的指導與討論,真的是屬於「個別化教學」或「因才施教」!因此老師是到每個學生旁邊去巡查,而非到「各組」。而所謂的「討論」,是原本就在美國教室中本來就有,並非專指在「翻轉學習」中產生的。因此這次在「Peer Instruction」的分享中,有點意外的發現美國老師將「翻轉型態」中,將台灣常用的「同儕討論學習」視為另一類的新式「翻轉教學」,而非如同台灣非常強調「分組合作學習」的型態。(不過美國老師也發現同儕翻轉成效比傳統好)
6.
翻轉教學的評估成效(Flipped Assessment Mastery Style)不僅是我們台灣夥伴很關注的,連美國老師都非常關心。但有趣的是講師並沒有很明確的將評估系統跟大家說明,僅說明了評估原則,以下是各人所解讀的意涵:
l 盡可能的將所有歷程記錄下來。
l 「Blend」是一種發展的模式。
l 這個評估系統是一種學生的投報組合(Student
Portfolio)。
l 是必須合適合理的管理系統,使用數位平台有相當的效率!
l 學習、產出到改善是三個評估的目標。
l 相信學生,讓他們自由地去組織學習與改變。這樣的歷程,就會成為翻轉學習評估的脈絡,而非一昧地看學習成果。「學生有錯的權力」。
l 對翻轉教學的態度,就會決定翻轉評估的樣貌!
MIT與MIU的翻轉教學
看到美國原產的翻轉,自然也會思考台灣製造的。台灣一般常見的翻轉型態大概如下圖:
透過數位平台進行線上影片的觀看,然後在課堂當中進行分組,針對教科書、習作或老師製作的討論題目,來進行討論。而整個翻轉教學的變化與重點,也著重在「課堂討論」經營模式,因此再分組模式、抽籤模式、獎勵、差異化處理、數位融入等等,相當的著墨與多元。而在翻轉教學後,大體上的評估還是在學習單、日記、心得的質性回饋,並順著學期的期中考、期末考進行量化的評估。
另外,針對可「不使用」影片方式進行翻轉教學的「學思達模式」,則是強調課堂前的「教材閱讀」來進行自主學習,一樣透過分組技巧來讓學生進行思考、討論,來深化對教材的理解與對話。最後透過各種抽籤機制、主持經營,來讓學生進行表達,甚至是創意的發揮。與原產地比較來看,非常具有創新翻轉的意義!
大不同的翻轉思維
不少人對我們這次美國行的想法非常好奇,事實上我常常笑著說:「腦袋有很大的衝撞」。「自己的實作」、「預期的想法」與「美國的眼見」,這三者的確有所差異。但我們夫妻倆仍然強調,這樣的衝撞絕對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,教學型態的發展原本就有來自於「文化差異」與「多元發展」兩個基礎特質。就連台灣各項科目的翻轉教學發展也會不同,更遑論一個偉大的太平洋之隔。
1.
動機的引起的不同:美國老師滿注重「如何引起學生的好奇」,因此在教學之前,會先將學生進行分析,並且針對程度來設計、收集各種資源,來引發「好奇」,進而誘發學生「主動學習」。但台灣的我們目前仍然還是在「教科書」單元的排列與求快的學習成效主義,因此我們的「好奇」並非透過生活上的問題來產生,比較像是「教科書」上所預設的目標,比較不貼近學生生活經驗。因此,在翻轉過程當中,我們就會以其他方式來引起動機。因此,最喜歡用的就是「數位放大動機」這個方向,所以數位平台與載具受到很多孩子喜歡,間接促進學習動機。另外,就是用「競爭」來刺激學生的動機,因此分組討論、抽籤上台、表達得分,讓一堂課變得有趣又刺激。又或者是「遊戲化教學」方式,讓原本喜歡遊戲的孩子依照著虛擬遊戲故事線與條件進行學習成長,滿足虛榮感。但如同我們所體驗的,如果「動機」是用「工具化」的思維來進行,一但學生從新奇的體驗逐漸消失「新鮮感」,又或者對「工具」根本沒興趣,很快地「翻轉教學」就會無法堅持長久下去,這是需要注意的,也或許我們也要借鏡美國的思維,從生活中去尋找好奇、引發動機。
太空梭上的馬桶ㄟ!!!您會不會好奇!!! |
好奇就會去體驗、學習、思考、然後提出自己的想法與問題~ 我的體驗就是...我可能上不了太空...因為寡人有疾啊!!! |
2.
影片的思維不同:論壇的第一天全天都是TechSmith的軟體教學,第二天才開始針對翻轉教學進行分享討論。原本存疑的我,後來在「New to FL」等級的教室中,才有所領悟。基本上美國老師初談翻轉,就是傳統型態的翻轉教學,影片是非常重要的。雖然也有老師覺得不是重點,但仍然強調老師要製作、使用影片。甚至在「Relationship」的討論中,將影片視為翻轉課堂上很重要的師生連結。怎麼做出影片?學生如何看?如何確保效用?影片內容?就成為「翻轉教學」的新手必須知道的關鍵,更不用說,美國老師將製作影片視為自己的工作。也因此在一年一度的論壇當中,變成一整天的首要科目。而台灣對於影片的討論就顯得少很多,甚至影片的製作,會仰賴搜尋或使用「均一教育平台」或其他數位平台(1KNOW等等),也因此「均一平台」有著「MOOC」的開放課程的影片元素。而台灣無法「老師製作影片」的原因,個人認為如下:
l 小學老師包班包課非常辛苦,對於課後還要製作教學影片不感興趣。也因此「均一教育平台」提供了一個很便利的方向,讓老師可以有機會思考「翻轉教學」,而不需直接面對「影片製作」的門檻。
l 影片製作軟、硬體有門檻,對一般非資訊專長老師有困難。但美國的TechSmith公司花數年時間與翻轉老師合作,發展出相當好用的軟體與平台。而且在解說過程當中,非常的親切與簡單。但反觀國內,軟體或平台商長年都以資訊組長或資訊老師為目標。資訊老師本身程度就好,但真正普羅的一般老師是跟不上的。因此軟體設計上就與一般老師有所距離。這也是個人覺得軟體商應該找一般老師,而非資訊專長,才能發展出真正好用的軟體或平台。
l 資訊老師與一般老師有很大的M型化能力的差異,台灣的資訊老師多半是自學成長,有時能力遠超過一般人想像,從噗六的聚會中,看到了眾「神」雲集。但相對而言,還有多數的老師專長與自學不在於此。因此,往往在推動資訊融入時,「神」的境界反而會是一種「門檻」,就會落差。我常說的「太太都不會,就不用想推動了!」
l 有亮點才給資源,但很多時候,這些資源是基礎建設?還是額外的補助?這就是很有趣與吊詭的角度。如果本來就是基礎建設,那沒有資源怎麼做出亮點?又怎麼讓老師可以很快的來學習影片製作的軟硬體或平台?甚至翻轉教學。
3.
課堂經營的不同:這從參加研習的態度,就可以知道文化上的差異很大。這次的論壇分享中,每一位分享老師談的內容並沒有很多很複雜,
反而在QA的時間放很長。相對而言,如果用「聽答案」的思維來學習,那是必聽到不多。而且個個講師的內容也沒有很緊密的框架,注重老師自己的思考,所以台下老師會依照自己的需求或疑問不斷地打斷與發問,而你問的才是你所需要的。因此,美國的翻轉課堂,在個人的眼中就美國在地的學習文化來看,是屬於「個人學習」的型態。因此自然「同儕學習」變成了另類的「翻轉教學」。但台灣非常的有趣,正好相反!台灣似乎從開始就很強調「合作、分享」的討論學習,這應該是多少受到「學習共同體」的影響,所產生的台式翻轉。而「學思達」發展,更讓翻轉教學有更多抽籤、分組、閱讀、思考的多元方式融入。這或許也是美國注重動機、影片、尋找個人解答,和台灣注重團體分組、討論、同儕刺激、合作解答,有很大不同取向。
4.
成效訴求的不同:前往美國之前,對於翻轉所帶來的學習成效改變,一直是從「學習金字塔」的認知程度去思考。能夠到「說」,就有機會達到較高的學習成效。但是,這次看到兩位翻轉始祖Bergmann與Sams兩位所談到的翻轉的原因,才有新的體驗。傳統上課堂中老師上都是基礎的知識,回家是較難作業,那孩子問不到,成效怎麼會好?翻轉後,將基礎交給學生自己去學習,到學校老師成為困難問題的輔佐者,協助學生解決,自然在學習成效、自信上有很好的效果。更進一步地,老師與學生的關係就會更緊密,而不是單一的傳授與工作(功課)的賦與,而是雙向的釐清與提升思維層次。因此翻轉教學絕對不是學校教一次,回家又看一次,還要寫一次。而是真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學一次,到學校寫一次。不見得能到「學習金字塔」的成效多高,但至少對於孩子來說,當有困難時,「老師就在身邊!輔導者就在身邊!」。因此,「翻轉教學」是本來就是一種普遍、普級的教學型態。台灣之所以被貼上「精英教育」,個人認為是因為變成了追求「說」的金字塔最高境界,而為了讓所有孩子能達到,就不斷在課堂上進行「同儕拉抬」的各種技巧,當然這是更棒的學習目標的訴求。
結論:單純才會美好
美國用談的不深、但卻「做」的很多元。七年的發展絕對不是沒有深入討論,而是在定義上、工具發展上、內容上,已經發展到精緻的狀態。而這樣的精致是讓入門的老師很快入手,也才能很快深入,而不是要讓「翻轉有門檻」。如同電腦一般,過去要學DOS、寫config檔分配記憶體、寫bat檔啟動滑鼠,一切配好才能啟動一個軟體。現在,打開用手指頭滑一滑就可以做出任何的想法與動作。
再者,我們談的真的是「翻轉教學」?還是「創新學習」?當台灣真的要企圖成為亞洲「翻轉教學」的先驅者時,恐怕在定義或做法上是否能符合「國際規範」,還是自成「台灣規格」?這些都可能變成攸關台灣取得各國翻轉教學的「國際認同」時,所必須思考的。事實上,在特色與主軸發展之間,原本就有合作與矛盾的必然。如何將這樣的「必然」轉化為助力,而非阻力,就有賴翻轉領導的作為與包容。
但不論翻轉或其他的教育改變、改革,最重要的還是「行動」。誠如Bergmann說的「參加完論壇後,你會做甚麼?五天之後,你會做甚麼?五個禮拜之後,你會做甚麼?」沒有行動,都是空談!這或許也正是我們夫妻倆唯一「與眾不同」的地方。翻轉,我們不會說,但都會盡力做做看,也會記錄起來我們做的一切,給自己修正,也給大家靈感,而不是答案。相同的,也希望這份報告是給大家靈感,而不是爭論才好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其他小敘:
1. 老外其實非常的和善~真的被電影害的…
2. 非常的遵守交通規則…台灣真的…
3. 在國外,你是外國人…講錯沒關係…
4. 很甜…很鹹…很冷…懷念台灣的食物
5.
原來老師的地位在台灣真的很不錯…老外超過10年的年資是很難得的…
6. 撰寫教案或教學計劃其實是…很平常的
7. 把握QA啊!!!不然沒人理你…主動學習探索!
8. 航程真的超遠的…以後連觀光都不太敢去了…
9. 感謝一行人的照顧…同甘共苦…
10. 太空廁所真的不好上
休士頓~我們很高興從火星回到地球了...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