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譯 Translate

2014年6月20日 星期五

補救教學的訪問

昨天下午一位媒體朋友來~
原本是要採訪501班與學校,
不過之前校內已經決定希望聚焦課堂研究上,不要過度放大效應~
但又怕過度拒之於門外總是不好
而且好的報導也是有正面意義
所以由小弟請假到校外
與媒體朋友分享聊聊~喝咖啡去~

其實除了談翻轉教室
更聚焦在「補救教學」

9萬人英、數不及格
對於12年國教會考所呈現的現象
以及對未來高中職
其成因、影響、補救成效~
對於媒體來說有相當的發揮空間
很難得居然問到小學老師

但......沒錯,就是應該問小學老師!!!
因為基礎有問題
這是小學教育責無旁貸的
但......問題更不只在小學學校!!!
所以千萬不能大學怪高中、高中怪國中、國中怪國小
最後連國小都怪幼稚園去~
這是惡性的循環~沒有意義~

先從數字上來看~
事實上9萬人、1/3的比率看起來非常驚人~
似乎政府、老師、學者有著沉重的壓力與責任~
但我常常在笑~要看數據~就要看大數據~
從古老的數據來看~
我80年考高中~當年錄取率大約30%不到~
當年兔尾龍頭~64~65年次~當年的學生人數高達40幾萬人~
如果說用最粗略的方法來看~
上高中的屬於精熟1/3的話~
那恐怕不及格的不只9萬人了~
而當年所謂的B段班難道不就是後面的1/3?
所以,我第一個跟媒體朋友講~
1/3的問題早就存在,不是現在惡化或者浮現~
是甚麼角度來看!!!
回頭看小學的教室,這樣的差異化早就是常態~
只是我們常用一個班角度來看~大約5~6人~
沒有用全國來看~因此數據感受很不一樣~

再者~以往分流制度的單純
讓精熟的去高中、普通地去五專、對念書沒興趣喜歡操作的去高職~
因此大家用聯考分數各安天命.....
而有想改變、要進修的~就二專、二技或插大~也是有管道~
難道不多元嗎?
但......學老美的多元入學~
現今的多元入學卻好像帶來更多問題?!...

分流雖然創造了明星學校與後段學校的標籤化~
但...也讓高中、五專、高職的教室的學生程度差異集中~
說真的......當老師面對差異度極小的學生
教材的準備、教學的方式真的比較好處理
「因材施教」事實上比較容易發揮~
建中的上托福課、高職的上基礎英文~
但不知為何分流被當成是對孩子人生的扼殺~

用分數、學校標籤化孩子的成就~
不只是教育的問題~是歷史、社會的文化型態意識問題~
改了老師、教育人員
沒有改家長、社會的文化意識~
教改怎麼可能成功???

廣設大學、技職教育被消滅~
但當國教向上延伸
面臨到教室有越來越大的差異,極有可能出現天才與弱勢時~
對於高中教學的生態與環境一定會有衝擊~
更別說對明星學校的影響~
或者......
背後還有建商、投資客的學區利益問題~

但這種差異化~其實對國小來說~稀鬆平常~
所以,程度好的1/3孩子本身就會成長,那是父母生的好~
程度中等的1/3孩子,多半是老師最專注的~
程度弱的1/3孩子,老師多半會盡力的拉~

問題來了~10E、15E的補救投資、加上老師其實都會盡力拉~
那為什麼一直無法改變?

問題在於方法與方向正不正確~
而方法與方向正不正確,
就在於有沒有認清這些孩子的問題!!!

基層老師最苦惱拉不動孩子的,就是這三種家庭~
有一種家庭根本不在乎孩子的學習成就~不用太辛苦~
有一種家庭財大氣粗,念書無所謂~反正家裡OK~
有一種家庭問題複雜,影響孩子~情緒糾葛~
這三種是最難溝通與產生效果的~
所以家庭弱勢的孩子,只要肯拚,老師家長一定想方設法處理!!!
偏偏這些家庭出身的孩子~是最懶的~而且不見得是貧困或弱勢~
往往是基本教養態度的問題
導致孩子長期沒企圖、沒自信
孩子找不到在學習上被肯定的家庭支持
而這些,缺乏的是「動機」!!!而不是資源!!!

回到老師的問題
絕大多數老師不會隨便放棄孩子~
但很多卻教到全身無力~像苦力~
上課催、下課留~順便開車送回請吃便當~
但還是沒有成效
原因在於方法到底對不對...
所以是做補救?還是課堂改變?

所以花10E、15E在補救教學的環境建置、師資培訓、教材調整~
這些並不會直接引起孩子學習的動機~
因為「動機」是心理層面的問題~
所以我才會說「一個不用錢的讚美可能比10E還有用」
至少在吸引的層面來說~
補救如果又是把一堆課本再來一次~
嗯~~~~恐怕到電腦教室算算均一上面的數學還比較有樂趣~
因為可以碰電腦來操作數學題目
會比看到老師的老臉還有趣多~
而老師口水撒了40分鐘~學生睡成一團~
沒有成效、還猛怪孩子不認真~又衝突!!孩子更不願配合~
「是你教得不好?還是我睡得太多???」

孩子缺乏的是動機?還是資源?
老師缺乏的是方法?還是改變?
沒想好的
恐怕丟100E,效果也是SOSO~

當然
數位放大學習不是萬靈丹~
翻轉也不是唯一
應該有很多老師有很好引起動機的方法~
所以
最重要的還是
如何讓老師的教學熱情重現!!!
人事薪資制度面的問題沒辦法多說甚麼~那是大有為政府的問題與魄力~
但至少......在現場上~
少一點無謂的工作~專注於教學精進
多一點好的方法分享~創新與分享~
自然就會多一點成就感~
找回老師的價值與意義

不然
別說孩子缺乏動機導致不及格~
如果連老師也缺乏熱情與動機
教學又如何能維持水準嗎?
而反思回來~
老師的熱情
無非也是從孩子的成長中
帶來的成就感啊!
因此
教與學本就是相互感動的歷程
不是用錢可以堆積起來的啊!!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