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譯 Translate

2016年7月16日 星期六

翻轉課堂的節奏感-談課表安排


  • 魔鬼就在細節中

沒有任何一種教學或教材可以解決所有學習者的問題
如果有
很早就說過~真有夢幻教學~連教育部都可以廢了~
因為就不會有這麼多學習問題、教育問題
乃至於政策問題!
人不一樣~問題也不一樣!
所以我很討厭把某種教學法或教材當成聖經、救世主來看的
因為
真正的聖經、或者救世主
是老師內在的初衷
那份教育熱忱!!!
資源或許有偏鄉與都市的差別
但最關鍵的
還是老師內心的差異!!!

回過頭來
翻轉學習的"在家自學、課堂活動"的模式
最特別的是
假如老師敢放手一搏
當慢慢地學生真的在家裡完成自學
「老師!我都會了,這堂課要做甚麼?」
這時候教學的挑戰才是最有趣的!
不論是創意教材
又或者是我用過的八種教學方法
融合運用之下~都能夠給孩子不同的課堂風景!
但最重要的是課題是
是否依照學生學習的需求、教材的特色
去客製化一個課程?

你是為了翻轉而翻轉?
還是為了學生而翻轉?
這是我最擔心的
因為前者往往是皮毛~不會長久~
而後者才會有續航力
才會有目的
也才會有成就
而魔鬼就在細節中
這兩天我跟兩位好朋友都談到我最近修改的簡報內容
其中有一點一直沒有談到的細節
就是"翻轉課堂的節奏感"~也就是課表安排!

龍埔的課表是可以上網選看的~
這裡看得出翻轉課堂的奧秘嗎?
一般來說
課表的安排都是先以行政、科任為先
因為不管是公文有規定禮拜二資訊組長不能排要開會
還是科任老師有20來堂的課與教室要協調
都有很辛苦的原因
但相對而言
導師也要概括承受安排後的"空堂"
再把自己想要安排的課表填好
多半的原則~
有私人的原因~例如身體問題、家庭需求
又或者從教學想法來看~早上頭腦好~、下午昏昏想睡、整天一定要有一兩堂見到學生等等


  • 你有沒有想過為了自己的理想教學去安排課表?

暑假去了很多很多自我的成長
但開學後才發現實踐理想教學的重大關鍵是
時間、時間、時間!
要訓練孩子~要觀察反應~要自我省思~要找答案~
你哪裡來的時間?

翻轉學習的是一種模式(混成教學也是一樣)
而非討論單一學習方法(請不要誤會!)
在某種意義上是種"Make More Time"的效率模式
不管從台灣的過去的"回家預習"~或者現在強調的"在家自學"~
其實都是在強調讓學習者能夠有一定的基礎與先備知識
然後課堂上來進行高階的學習、思考,例如帶進高階的學思達問題、分組合作學習等等
讓"學習飽和度"能夠拉大一定的比率
因此善用者將會發現
不管是用均一、1KNOW等等MOOC平台進行自學
又或者利用教科書進行紙本閱讀自學
上課會變快很多~
我個人的經驗是以期中評量來看~大概會提早1~2周~
如果
對於數學敢用大單元教學思維
例如六下的數學在五下因為連貫性很早就提過或討論過數學概念~
會誇張到速度提早到3周左右~

說到這邊~那到底跟課表有甚麼關係呢?
如果把教學進度放眼到每一週時~
就會去思考到
如何安排課表讓翻轉學習運用得恰到好處?!
也就是兼顧到進度、學習與教學法的發揮

五年級的時候"第一次"當導師
實在沒有經驗
當時排課表的想法就是很傳統~把數學放到每一天的上午~
每一天~是為了每天都有數學感的運作
上午~是為了精神比較好~
接下來就發生了一些撞牆的情況~

每天都在回家看影片、第二天上課活動、又回家看影片、又活動~很累~
當時功力不高~生不出一堆教學運用的活動!
每天晚上自己的Brain Storm的狀況下
其實自我成長的很快~蒐集資料速度很快~
但蠟燭很快就見底了~無力+疲倦感!
其實當時腦海就出現在2014論壇所聽到的
不一定每一堂都要翻轉
不一定每一科都要翻轉
但總覺得不知道為什麼?

一直到了六年級的重新安排課表的時候
才領悟到這兩句話的關鍵

  • 翻轉課堂有其節奏感!!!

如同琴弦一樣~太緊了~音太高~太鬆了~音太低~都不是最好的狀況
適當的運用才是關鍵!
於是我思考一下~

  1. 甚麼時候看影片是最適合的時間?
  2. 看完影片如果成功自學,那我要多少時間來安排活動?
  3. 我的教學活動或者創意要多久時間?
  4. 這些活動後我是否可以有時間進行測驗、補強不足?

這四個問題才是安排翻轉課堂的課表最重要的核心!!!

於是我這樣安排

  • 基於人性的考量,"Monday Blue"的情緒,大人小孩都有!所以禮拜一就不寫一般作業了!回家開電腦看影片簡單寫WSQ就好~這樣心情愉快多!
  • 禮拜二應該是睡飽了!既然自學OK,那就開始拉高學習的鷹架。而且各種教學活動是需要時間運作的!玩起來只有40分鐘,實在是沒吃飽的感覺!於是把禮拜上午兩堂安排成連續的數學課,我可以完整地從"自學程度檢測"→"補強講解"→"活動說明"→"活動運作"→"活動檢討"→到收拾垃圾殘局,就會有完整的操作。而且有時還賺到中間10分鐘,因為有時孩子還不太想下課!呵呵~
  • 因為到了六年級,自己有一整年的經驗與體驗,綜合一些教學方法的體驗與教材的適合性質,既然每一周都有兩堂課,那我們來思考一下:假如你有八種教學方法,每周玩一次,大概就會有兩個月的禮拜二數學課都是變化不枯燥的,那就差不多是一次期中考時段。因此8*2=16,一學年可以有16次的變化,挖賽!你可以想像孩子在這樣的情況下,還會覺得數學課無聊嗎?連自己的教學嘗試都能成長很多!!!
  • 如果擔心這樣的操作,學生學得不好,別忘了!還有兩堂課,因為我的禮拜三完全排不上,就剛好禮拜四、五安排一堂,就可以用來做講述、補強、測驗等等。
  • 如果禮拜一回家是自學作業,那禮拜一的數學課是幹嗎?呵呵~收心用!都是用小考測驗!放了兩天假用小考收點心。考甚麼???經常是考上周同學寫的WSQ自己出的題目!學生看到還滿開心的!


魔鬼就在細節中啊!
至於國語就變得比較"被動安排"~
多數都在下午
因此~禮拜一就會用"課文自學單"~
然後~禮拜四會搶答或討論~
比較不會想睡覺~
禮拜五~國補就去圖書館看書喔!!!

當從教室管理、教學方法、教材安排
到每一週的運作的課表~
在時間上都有實踐與發揮的空間時
教學理想才有發揮的機會
而且最關鍵的
當找到運作的節奏感
那就會是種藝術!
而不是技術而已了!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