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譯 Translate

2014年9月21日 星期日

Using MOOCs Platform (Jun-Yi Academy) for the Flipped Teaching in Mathematics -PART5

五、     放手來一次翻轉課堂
    學習在家完成,作業學校討論」是詮釋翻轉教學最經典的一句話。當孩子透過「均一教育平台」在家先行預習後,在學校就可以嘗試習題的練習。此時老師就可以巡視每個孩子的狀況,並親切的詢問有無問題給予指導。「陪伴」遠比高高霸佔在講台上來的更好,而且也能解決「孩子回家寫作業沒有人問」的困難!但是,往往多數嘗試的老師都會有一種感覺─「我好像沒有上到課?!」。事實上連我們自己嘗試,也會有相同的「恐懼」。就「放手吧!」,讓孩子自己來自主學習,一堂課又如何?還有22週將近一百多堂數學課呢!何不讓孩子試試自己來。而除了練習寫作之外,也可以將題目的難度提高,進行小組的討論、分享、上台發表。當然如果您有「學習共同體」、「合作學習」的基礎,將會讓您更得心應手操作討論。事實上這樣的做法一方面可以透過學生彼此的交流來協助弱勢學生,對於品德教育有潛在的成效。另一方面可以透過發表讓孩子產生「說數學」的效用,達到「學習金字塔」的頂端。當然,要更有趣一點,加入競賽、加分、桌面遊戲等等,相信孩子不只不怕數學,將更會喜歡上數學。我們大概歸納一下六種可以在數學科翻轉課堂上進行的活動:
1.    單純的作業習寫與討論:這是最基本的「翻轉課堂」,但是絕非你想像的那麼簡單(甩手是最高境界)。老師必須四處巡視了解狀況,而有時個別指導弱勢學生時會讓你更加忙碌,而提早完成的學生可能沒事做在搗蛋。因此,我們會讓提早完成的孩子拿出平板來持續練習或觀看影片。另外會透過分組來讓孩子彼此互相指導,減輕老師個別指導的時間壓力。
2.    透過閱讀理解進行「學思達」:「自學、思考、表達」是張輝誠老師的「學思達模式」的三大核心,因此在學生回家自主觀看數學影片後,我們就可以來一題數學故事進行現場閱讀,然後上台發表解題。這樣的故事一方面我們通常會結合文學、科學或歷史來發展故事脈絡,解數學也能學到其他知識,另一方面包含三到五題的概念運用,因此可以當成一個單元的數學理解測驗。除了可以訓練孩子閱讀理解,也能讓孩子綜合運用數學技能。當然一開始會讓孩子有相當的壓力,但是逐漸習慣就能訓練出孩子進行思考與表達的能力。當然,如果擔心孩子挫折感太深,也可以利用三~四題難度較高但文字較少的應用題,進行小組的討論、分享與表達,而「小白板」就是小組最好討論與寫作的工具。然後老師就像主持人一樣,不斷地抽籤、鼓勵孩子上台發表說明,提升學習的樂趣。
3.    利用「均一教育平台」進行活動:搶答活動是非常適合只有一台電腦的教室的模式!老師可以打開均一平台的練習題目,然後透過投影機播放題目,讓學生馬上計算馬上搶答。當然答對就可以加分記點,答錯了也可以請他在黑板上解題,了解是不是有迷思還是計算錯誤。另外也可以利用「均一教育平台」進行影片觀賞與隨堂測驗,這個方式就很適合有充足的平板與無線設備的環境!我們可以用一半課堂時間進行題目討論,然後拿出平板做即時測驗。由於不需要老師批改,馬上就能了解,因此就能當下知道學生狀況,用來進行下一段教學或持續觀念澄清。
4.    進行數學遊戲競賽:這部分可以結合桌遊、撲克牌等等進行各式各樣的遊戲化教學活動。最主要的就是提升數學趣味性,讓孩子在遊戲當中運用數學能力。
5.    結合生活環境的數學探查:當孩子自學影片後,有時可以打破慣性,到學校尋找數學題目來玩玩看。508曾在走廊上利用多位數乘除單元,進行學校走廊進行「碳足跡」的運算,結合生活體驗。但是這樣的活動很有可能會因為學生分組到處探查,導致很難控制學生的學習、合作狀況。因此我們的經驗就會在最後10分鐘回到教室,各組向老師報告計算方式與流程。當然老師絕對不能只讓一個學生發表,要一個一個地追問,這樣學生自然會在報告前彼此互相討論、提醒。
    而如何進行好一堂有趣、有效率、讓孩子快樂學習的翻轉課堂,「分組」與「經營」就是關鍵!在分組的部分,其實網路上有很多老師很棒的方法,尤其是林健豐老師的「ABC分組」最令人驚艷,另外還有「大聯盟分組法」等等,有興趣的老師可以參考。我們國小經驗提供給老師們參考:
1.    差異性分組約三~四人一組,最好是三人,四人還會有人「沒事做」,但會受限於人數與教室空間。不會讓孩子太民主選擇,因為「潛在的喜好」,會讓弱勢孩子更弱勢,甚至有「小團體」的狀況。還要訓練理性與人際關係,所以培養孩子所有的同學都是夥伴關係,不能有歧見。
2.    學生上台可以是單人,但一定會有「救援機制」,讓同組夥伴幫忙,也容易產生同儕的友情。學生上台也可以是雙人,通常是比較弱的孩子上台主講,陪同的孩子幫忙偷偷提示。讓程度弱的孩子可以有機會說、增加信心與訓練上台。讓陪同的孩子能產生關愛的感受,而不是只有自己很強就好。
3.    小組討論前,絕對會強調「隨機抽籤」與「同組加分」的方式,因為讓孩子不知道誰會抽上台,必須幫著同組的夥伴也都能知道解題的過程,這樣會讓同組的孩子彼此拉抬。
4.    抽籤可以是「來暗的」,老師依照現場觀察,誰需要上台、誰沒在認真來刻意安排。多半孩子都會希望是準備好上台,免得丟臉。因此,每個人都時時刻刻必須注意聆聽與討論。
5.    評分部分原則上是老師的專利,不建議太快讓孩子評分。因為孩子還小,情緒大於理智。就容易因為心情好壞、跟誰比較好,產生「結黨營私給分數」,反而造成經營的困擾,而且在孩子心目中,老師才是公平的!!!
    而在「上課經營」的部分,利用「均一教育平台」的數據,可以在前一晚可以了解學生程度,進行題目準備,製作適合學生程度的講義。一堂課大約四題就夠,有一點點難度使其具備「鷹架效果」。但千萬別難過頭,學生看不懂也不行。而操作幾種翻轉課堂模式時,幾個基本經營原則建議如下:
1.    上課前幾分鐘老師還是要重點提示與歸納。但之後真的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討論與思考、表達。不要一直擔心自己沒講到課。事實上講太多學生吸收不好,自己也累到沒成就感。
2.    利用具體的問題、具體的工具讓他們操作,慢慢地歸納轉化為思考。但這個過程需要「正面的鼓勵」,例如鼓掌、加分、刻意的「you GET it!!!(輝誠老師的名言)讓孩子在操作過程中,降低挫折、負面情緒,產生挑戰的勇氣與破關的信心。
3.    慢慢地擺脫課本,因為課本只有一個答案,孩子都被荼毒到只會一個作法。透過鼓勵,不斷地催生各種型態的解題過程,孩子的創造力就會慢慢被誘導出來。


4.    永遠不忘「比馬龍效應」,尤其是對較弱的孩子。我們常常跟程度比較弱的孩子說「你最近數學不錯喔!」、「有進步喔!」、「均一又拿到幾萬點了?!」孩子再大也都還是很「小寶貝」,受到老師的鼓勵,他自己就會出現「月暈」。

結語
    還記得去年剛開學時,顏老師班上的孩子數學程度並不理想,甚至有加法都不行、上數學課會情緒失控等等狀況。在筆者與顏老師的嘗試實驗「MOOCs(均一教育平台)融入數學科」翻轉後,班級總平均在數學四次的期中測驗,都名列前茅,而標準差幾乎都是在學年內最低狀態,真正的邁向「均等、一流」的契機。原本加法都不會的孩子,現在可以算乘法,對於數學課厭惡的孩子,現在說最有興趣的就是「數學」。當孩子數學遇上困難時,就懂得利用「均一教育平台」來先嘗試學習突破。而這些孩子的進步與改變,其實就是我們最大的成就!還記得有個孩子在一次的學習單上寫下一句話─「GO!我以後也要當一個好老師!
    但「翻轉教學」就是萬靈丹嗎?絕非如此!筆者經常以「老師就像投手」來做比喻,沒有一種球路就能解決掉所有的打者。現在的教室中,學生教學問題有很多種面向,不論是生理、心理、家庭等,乃至於同儕之間的關係,都有可能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。因此,「翻轉教學」其實在更新、更廣的定義上,是「翻轉」老師們傳統、枯燥、填鴨的「教學」,透過多種、多元的教學元件重新搭配,重新建立教室內「師」與「生」、「生」與「生」,乃至於「親師生」三者的互動與感動,最終達到學生能由內在發展出「自主學習」、「思考活絡」與「表達想法」。去年筆者外出演講,常用一句話來形容翻轉教學─「翻轉不做不會怎樣,做了!就很不一樣!21世紀當你看到孩子為了數學而痛苦不堪時,何不利用數位的方式來幫孩子一把,翻轉孩子的一生。


Using MOOCs Platform (Jun-Yi Academy) for the Flipped Teaching in Mathematics -PART4

四、     親師生都要一起來的國小自學培養
    翻轉教學對學生最重要的目的,就是「學生自主學習」!當學生能在家裡自主學習的時候,不僅代表了自我控制的成熟、學習型態的生活化,更重要的是產生一輩子受用的「自我成長的能力」。未來任何的需求都會在自主學習的內在動力中主動完成解決,並不斷的自我成長,而不是「等答案」、「受控制」的「被動學習」。相對而言,由於學習是自我控制,就能有自我的思考與創造的空間,將促動學生巧思與創意的發展。但回到一個前提,國小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嗎?這個問題來自於兩個,一個是家長在國小期間仍然扮演非常重要的教養角色,一個是孩子多半還處於「具體運思期」。如果家長慣於安排孩子所有的課後生活,那安親、課輔、才藝班的時間,將使得自主學習機會大幅降低。另外,孩子很難抽象理解所謂的「自主學習」,因此必須透過一些手段輔助讓孩子進行習慣上的改變,包含前面所提的「數位放大動機」。因此,針對這兩個前提,我們強調自主學習的訓練絕非上課說一說、提倡一下就能達到,而是必須有方法、策略與長時間的培養!否則就會如同一些老師跟我們感嘆:「我就發講義先看,但只有五、六個看,其他的都不理我!」,為了避免這樣的窘境,我們的策略建議如下:
1.    自學目標與時間適當的設定:請以一個科目為主,例如數學科,切莫太過貪心。相對而言,我們的經驗就是一科成功就會影響到其他的科目連帶效應。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,改變從一點點開始就可以了!另外至少設定在一個月的長度訓練,甚至一學期都沒關係!別忘記我們的對像是「國小學生」,沒有經過分流,成熟度不一,有的很快開始,有的很慢。但自主學習一定是外在訓練而內化的,無法一蹴可及。甚至只要種下自主學習的苗在心中,未來在國、高中、大學再來發芽,都沒關係!但一定要做!
2.    「結合課程」才是王道:「均一」再好,一個月後也只剩1/3的學生保持使用。我們曾經嘗試「放大增強物」,會有改善,但是仍然無法保持回家觀看影片自學。後來決定在課堂上使用影片、並且進行規畫安排後,學生終於了解到老師教學改變的「企圖心」,逐漸成為教室學習文化。而這樣的經驗在今年的508班中,從開學前一週就開始在班級網站、Line、電子郵件通訊中就開始強力宣導與課程結合,並且「開學即行自主學習」,每天依照數學課程進度安排安排影片自學。因此兩週後幾乎全班都在家裡先看影片,第二天在學校進行作業習寫、討論或競賽活動。
3.   利用班級管理與榮譽點數進行正向管理:每一個班級都有自己的班規與獎懲制度,這些無非就是要訓練出老師認為的「合宜行為」。因此我們就把「自主學習」視為一種我們要訓練的行為。只要每天回家看影片有記錄,第二天就能直接加點數。而獲取「均一」的各種勳章,就能依照不同的層級來換取學校的榮譽點數。記得,千萬別罵孩子為什麼回家不自學!因為他們沒有受過訓練,而你就是他們第一次的教練。正向管理(加分不扣分)與利用「比馬龍」效應(不斷的讚美),將會讓孩子體驗到原來自學有這麼美好的經驗!
4.    作業的減少與增加是最好的訓練:孩子不怕犯錯不能下課,就怕「作業多」!尤其最怕寫「日記」。因此班級管理的點數只要累積到10點,我們規定就可免去一天的「日記」。所以自學可以加3點,上課踴躍發表加2點,作業寫得漂亮也加2點,回家做家事也加2點,很快地就有機會「免去繇役」─寫日記給老師看。當然不會跟孩子說「這樣老師也輕鬆」,我反而很愛跟學生說我愛看大家的日記。但要跟孩子強調:「既然你能回家自主學習數學,老師當然就能相信你會利用時間,那又何必出一堆作業?」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受到「信任」而被「珍惜」,要讓老師信任,就要自己把握時間看影片學習。相對而言,由於數學作業多半在學校完成,也不用回家寫作。作業好收好改,學生減少作業也快樂無比。但是到了休假日,我反而會出數學作業回家,因為長期觀察只要一到假日、連續假期,學生就會突然「失憶」,忘記看影片。既然是一種「人體慣性」,我也就調整策略回家給數學作業。我還是強調,這是一群「國小孩子」。
5.    善用「均一教育平台」的數據觀察自學:自學能加分,就要能知道孩子有沒有上網看影片。這時「均一教育平台」的「每日記錄」就非常好用。但是要注意有可能學生有看但沒有記錄,這多半是因為學生忘記登入,但有時是因為系統有點小問題。通常學生跟我們反應時,原則上我們會採取信任孩子。但是太多次了,我們就會讓孩子在學校使用給我們看是不是真的有問題。
6.    自學彌補措施務必安排:一定會有孩子真的沒時間看、沒辦法看,甚至家長反對不准看,此刻就要在「教室安排適當環境」給與彌補。不管是閒置電腦或低階平板,都能夠在此時此刻派上用場。
7.    抽問內容或筆記訓練:在課堂上利用搶答來詢問影片內的問題或關鍵概念給予加分,是一個很好的督促方式。另外,去年501班也有孩子開始發展出筆記的撰寫,也是難能可貴。不過筆記的內容形式是沒有要求的,畢竟「筆記是給自己看的」孩子既然自主學習,也就尊重她們的發展。
8.    與家長隨時連繫溝通:透過之前有提到的各種溝通方式,隨時與家長保持連繫。尤其一些家長可能遇到「均一」的使用問題,如果能即時給予協助,將大大增加對老師專業的肯定。當然偶而會有點累,但平台的使用會隨著時間慢慢地累積經驗,問題會越來越少。


    在參加美國翻轉論壇時,美國老師其實與台灣老師都一樣,認為「翻轉教學」最關鍵步驟,就是在「如何確保孩子回家看影片」。有的會利用WSQ學習單讓孩子看影片寫問題,有的會利用抽問蓋章方式鼓勵學生。而我們則是利用班級經營的方式強化自主學習的好處,訓練孩子的發展。自然點數的管理就變得很重要,能隨時加分、即時觀察,甚至還能通知家長,因此我們使用了「ClassDojo」這套免費系統。這個系統設計可愛有趣,不僅有網站、APP,可以在平板、手機上使用,方便老師隨時加減點數,也讓學生馬上知道自己的狀況,也能隨時發訊息通知家長孩子今天的表現狀況。因此508班在親、師、生緊密的結合下,速度很快地培養出自主學習的習慣。相對於在美國翻轉論壇的一堂主題為「No Access, No Homework, No Problem !」的討論,如何確保「影片自學」的成效,有賴於親--生學習關係的建立。首先在簡化、縮短彼此通訊的距離,因此親師生關係「數位化」絕對是未來關鍵!

Using MOOCs Platform (Jun-Yi Academy) for the Flipped Teaching in Mathematics-PART3

三、     善用數位放大動機
    在這裡有3個前提要先弄清楚,避免產生在操作上的衝突:
1.    翻轉教學在定義上有很開闊的意義,就是「創新與改變的教學」,也有比較狹隘的定義,就是「在家自學、在校習寫」。而我們的模式(M.I.F.L)是屬於狹隘的定義範圍,即回家透過數位方式觀看影片,然後到學校進行討論或寫作。因此會有數位設備的使用,與採用課前閱讀文章的「學思達翻轉」、或利用桌遊方式活化教學等等並不太一樣。但都是為了突破傳統教學、打破填鴨的「教學改變」。如同一句話:「只要有心,人人都是好老師」。作法上不同,但絕對沒有誰優誰對的問題。更棒的是,還能互相融合搭配使用,甚至產生「混成教學(Blended Learning)的發展。
2.    「數位放大動機」有很好的效果,但我們仍然必須強調另一件事情─「數位並沒有好的持續性」。很簡單,思考一下年輕人換手機的速度就可以類推。因此,透過平板電腦、透過「均一教育平台」,學生在一個月之內有很好的動機效果,但往往一個月之後就會因為失去新鮮感,而逐漸遠離。因此關鍵還是在「如何訓練自主學習」,切莫過度依賴數位放大動機的效果。
3.    數位學習很容易引起家長的質疑,主要就是對「視力」與「遊戲」擔憂。因此強調「善用」、「時間管理」是非常重要的概念。而操作上務必掌握「思考、改善與創新」三個層次─讓學生透過數位學習能夠增加思考的廣度、進而改善學習現況、最後創新出好的成果。掌握到這三個層次,家長自然就能看到孩子的變化,而非「不知道老師這樣作幹什麼?
    釐清這三個觀念之後,我們就可以開始正式進入MOOCs融入數學科的導入。當然MOOCs的平台選擇有不少,而我們選擇的是「均一教育平台」。最主要的原因有三:
1.    高水準的教學影片與完整的「知識地圖」搭配使用,讓老師免去「製作影片」的困難與耗時。可以將時間轉化為在「翻轉教學」上的應用與備課,也降低了「翻轉教學」推廣上的困難。
2.    畢竟面對的是12歲以下的孩子,不能單純以精神鼓勵的方式來引發自學,因此平台上的「獎勵點數與徽章制度」提高了國小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與興趣,也創造孩子彼此之間的話題。倘若又能與學校的獎勵制度搭配,效果更加驚人。
3.    各種數據的呈現,讓老師能輕鬆簡單地掌握學生自主學習、技能發展與精熟程度的掌握。相對而言也讓老師減少考試負擔,但又能掌握學生學習狀況。
    而在數位平台的導入上,依照我們一年以來的經驗,分為軟體與硬體兩部分來看:
1.    軟體部分:
(1)  帳號開通是最具挑戰性的工作,最主要的問題在於「學生帳號的設定」與「後台管理便利性」。因此具備「校務行政」系統的縣市老師,不妨可以善加利用進行全班設定。另外,「均一教育平台」也與部分縣市已經有「Open Id」的串連,可以更方便的結合使用。而如果縣市還沒有校務行政系統可以提供學生電子郵件,也可以利用縣市等級的Google網域服務來取得大批的Gmail帳號。或者也可以透過學校本身申請個別學校的Google網域服務,來取得Gmail帳號。而Google服務的特色就是可以降低網管的需求,便利後台管理。但如果連學校也無法提供,那不妨可以利用個人Gmail帳號的分身祕技─利用帳號後方「+」號碼或字母中間插入「.」來共用一個電子郵件進行建置「均一教育平台」帳號,也是很特別的技巧。
(2)  帳號開通後下一個關鍵,就是訓練學生登出、登入。千萬別小看這樣的動作,孩子多半很喜歡設定「第二天就會忘記」的帳號或密碼!你能想像,當去年我們大規模地帶著五年級兩百多位同學使用時,只要每一個孩子問一次帳密,我想沒有老師能夠受得了。所以我們設計了「帳密卡」機制。再進行訓練前,讓學生提早拿到並且開始背誦帳密,再進到電腦教室進行登入的訓練。這樣的經驗非常成功地讓每一個班只花不到15分鐘就能全部登入,把握時間進行使用教學說明。
(3)  平台的訓練不需要每一種功能都介紹,主要的原因是孩子會非常的期待,根本等不下去。而且「均一教育平台」非常簡單,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就可以自己學會。因此我們建議只要教三個主題就好:
A.    更改個人資料為「座號+姓名」,方便老師觀察學生資料。
B.    加老師為「教練」,老師才能有學生觀察。
C.    學習使用「知識地圖」、「教科書對照表」與搜尋,才知道如何使用。
接下來,請你要有心理準備,因為學生是不會想下課的!而他們會告訴你「我們要算數學!」,讓你會心虛到沒有理由關機!
(4)  別忘了老師本身也是需要趕快學習的!因此,「教練功能」務必在推動前先行了解,有四個功能是務必熟練的項目:
A.    「進度報告」到「題目歷程」,可以了解孩子的迷思。除了點選個別孩子來了解外,可以利用「篩選」功能針對主題、時間來看想看的進度技能,避免太多的技能導致觀察不易。
B.    「每日記錄」可以了解每天孩子白天與下課後自主學習的狀況、內容,可以給與適時的掌握與鼓勵。
C.    「進度總覽」可以針對每一種技能了解孩子「能力分佈」狀態,也能點選個別孩子來進行了解。
D.    「技能進展」是了解每一個孩子的成長狀態,理論上應該呈現逐步上揚的狀態。如果有停滯的平行線,就可以關心一下孩子最近是不是有遇到困難,或者為了點數累積,不斷重複在簡單的單元解題拿點數。
2.    硬體部分:
(1)  理想的狀況是「人人都有平板、到處都有無線」,但這部分即使在新設校的龍埔國小,也很難達到。因此如果一直在硬體數量上去做前提,那一定無法走出第一步。而非常棒的是「均一教育平台」低負載的網路效能,不需要太好的載具就能使用。因此對於「閒置電腦」有很好的「再生活化契機」。所以在載具的部分我們的經驗與建議不妨先從學校老電腦、老筆電或低階平板開始入手。等到逐漸看到成果時,就可以開始向上級單位或向民間進行設備補助的申請方案
(2)  有關於配置比率上來說,自然是一比一最好。但如果數量上真的有限制,建議到1:3的配置為佳一方面對於分組使用時還可以勉強進行合作,一方面常態分佈上,一個班弱勢的孩子也大約在1/3需要補救教學。當然也可以把使用電腦玩「均一教育平台」當成一種獎勵制度,表現好的可以下課使用。不僅可以有好的班級經營,也是很好的正向管教,甚至還提升數學能力。
(3)  當逐漸的使用習慣之後,其實孩子就會告訴家長美好的經驗。如果時機成熟,不妨可以嘗試讓孩子自己帶設備來使用,也就是「BYOD(Bring Your Own Device)。經驗上不建議一下子就要求孩子帶設備使用,事實上也不會有家長配合,甚至會引起家長的恐慌與質疑─這到底能幹嗎?會不會玩遊戲?最好的經驗建議是當孩子有改變了、有效果了、有需求了,由孩子去告訴家長「我需要一台設備」,這時候自然水到渠成,輕鬆達到。筆者個人因為長期經營,又獲家長認同,因此現在的508是等著老師宣佈可以帶,而不是我拜託孩子帶。但我仍然在訓練孩子常規與「培養飢餓」中,無非是希望孩子們能善用、珍惜這樣的機會。


    當孩子開始喜歡使用「均一教育平台」時,數學對於孩子意義已經不是很抽象的思考,而是可以操作的科目,非常的有效果。而不斷地在平台上使用,對於程度好的孩子可以「精熟」,對於程度弱的孩子就能「補救」。但接下來一個月之後,就會出現「衰減」!最主要的是如果放任著孩子自己運用,初期因為新鮮感會打開強力的動機效應,但慢慢地就會隨著時間而消逝。「只剩1/3的比例」是我們與其他嘗試老師的心得,而且很有趣的國小會是「程度優」的繼續使用,國中會是「程度弱」的繼續使用。此時MOOCs融入階段必須開始轉變,也就是開始回到老師與孩子的互動,也就是準備翻轉你的課堂

Using MOOCs Platform (Jun-Yi Academy) for the Flipped Teaching in Mathematics -PART2

二、     從分析與溝通開始吧!
    國小的孩子並沒有經過考試分流,這也是「差異化」極大的原因,也是翻轉教學的挑戰目標。因此,每個孩子的程度、背景都必須經過一定的分析與評估,才能針對學習上的需求進行較精準的「對症下藥」。而所謂的「對症」,就是專指「缺動機」(自信、基礎、身心病症等等)還是「缺資源」(家庭支持、軟硬體、經濟)兩大方向。給對了,翻轉的重要目的─學生自主學習,才有成功的機會。相對而言,一個舊的班級與新接的班級,老師對於學生的了解自然會不一樣,因此我們提供兩種不同的方向思維:
1.    舊的班級:就如同去年的501班,基本上顏老師已經對於學生、家長支持度有所了解,這樣的狀態下具備基礎優勢,進行「分組」或「因才施教」上時比較好掌握。但相對而言也已經在班上有一定的教學習慣,因此必須與學生、家長重新調整適應,因此重點在於「時機」與「對話」。:
(1)  老師可以在準備數位融入時,先依照學習資源給與不同需求的孩子進行準備,例如數位學習受限於載具數量、無線環境,因此可以先著力在哪些弱勢孩子身上,先進行補救。又或者有些家庭支持度很高的孩子,可以讓其自行攜帶載具,或捐贈家中舊設備來學校使用,都可以有預先的規畫與鼓勵措施。
(2)  透過「差異化分組」進行如「學習共同體」、「合作學習」的思維訓練,並且在國語課時進行上台的「說話」訓練。這些步驟都將對於未來翻轉課堂討論有很大的幫助。
(3)  「時機」的掌握是為了重新調整教學方式,降低適應磨合期的阻力,逐步往翻轉方向前進。因此建議是在「期中考」、「寒暑假」後進行調整,讓學生與家長認為─「這是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轉變」所採取的教學改變。或許在一些期待改變腳步加快的夥伴來說,會覺得奇怪。但在教育政策推動如同將學生當成「白老鼠」的質疑聲浪中,細膩的選擇切入時間點,將有助於阻力的降低。
(4)  「對話」的方式可以在寒暑假後召開家長日時,進行教學改變的說明。又或者期中考後給與「家長說明書」來進行。但這裡我們很強調一件事情─「切莫與家長爭論教育理念」。因為教育理念往往受到本身受教過程的影響,有時會呈現出過度主觀的想法,這樣的爭論是毫無意義的。尤其對於「翻轉教學」還很新的思維之下,一些家長可能還無法接受「在家自主學習、在學校寫作業」的歷程,甚至對於「數位學習」的使用都有很大的質疑。一種教學改變的簡單說明就好,在歷程中讓「孩子去催化家長」,當孩子回家不斷地傳遞歡喜的訊息,其實這樣的「親子對話」會比老師說不停還好。
2.    新接班級:新接班級,就如同我的508班,老師與學生尚未接觸,因此往往只能從舊班導師記錄、成績進行了解。但這兩種資料個人建議還是先以數字先進行分析,導師記錄輔佐。因為成績數字較易看到學生差異狀況,也較為客觀。導師記錄有時因每個老師的特質、包容,會有所主觀。而且有的孩子反應很快,容易被誤解成上課吵鬧,但往往卻是很有想法與表達能力的學生。所以在開學前,針對學生狀態可先從以國、數成績來作排序,進行開學預先的「差異化分組」,這樣的經驗還滿準確的。而在「時機」與「對話」上,由於是新學期新班級,因此較可以大膽的進行溝通嘗試:
(1)  建議開學前與家長先進行一次「電話訪問」,簡單的自我介紹與問候。不僅可以提升老師在家長心中的形象、了解學生基本在家狀況,也能順帶說明教學理念,降低未來的衝突。如果不方便或無法聯繫,善用「手機簡訊」傳遞訊息、網址等訊息。讓家長透過智慧手機來到班級網站進行了解,也能讓家長感受「科技與教學」的緊密關係。
(2)  透過「班級網頁」的先期建置,在開學前就可以對於「翻轉教學」與「均一教育平台」的做先期的介紹。甚至利用Google的表單功能進行問卷調查,不僅讓訊息更加快速的傳遞,也可以收集到家長對數位融入教學態度、支持度,用以進行分析與了解,這些都對於開學的MOOCs融入進行翻轉教學有很大的幫助。
(3)  善用通訊軟體,例如「Facebook」、「Line」等。一方面可以免去打手機不知道雙方方不方便接聽的尷尬,也變成另類的「留言版」避免訊息忘記。二方面也能透過不同的溝通管道,讓家長能夠充分的表達想法之下,一起談談教學理念。最重要的,透過各種方式進行溝通,老師與家長的「夥伴關係數位化」也有助於「數位化學習」的推廣


    以上這些準備動作,除了了解學生狀態、進行策略擬定、為翻轉教學進行理念溝通之外,更重要的就是在告訴學生與家長一件事─「老師就是要翻轉教學了!」相對而言,往往老師教學態度的堅持,也就會決定學生與家長的配合度。越明確、越有規畫,老師的專業將使得學生與家長會更加信任與接受。而這些在利用數位設備、平台時,就會呈現出很好的助力。

Using MOOCs Platform (Jun-Yi Academy) for the Flipped Teaching in Mathematics-PART1

這是最近的寫稿~歡迎大家指教~

一、     前言:你翻轉是為了?
    「翻轉教學」在今天看起來,已經成為一種教育潮流,呈現著創新與改變的勇氣、精神與力量。然而在這樣一股洪流之中,卻也讓老師們陷入著想與想不到的膠著。想!是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教學。想不到!是因為當我們慷慨激昂地準備走向改變教室時,如何把「翻轉」從「名詞」轉化為「動詞」?立馬成為眼下一堆的問號。
    為了501班數學差異嚴重的問題,在網路上不斷地搜尋可以嘗試的方法。尤其時任資訊組,如果能在資訊融入的議題中,找到解決班級導師所苦惱的「學生差異化」的問題,不僅可以突破資訊融入教學是種「花瓶」的角色,更可以讓21世紀的老師真正的享受到「科技來自於人性」的理想。從美國的「可汗學院」的搜尋,加上「中文化」的需求,正好365天吧!就在去年的這個日子(919),我們第一次看到了「均一教育平台」的畫面,第一次看到了「翻轉教學」這樣的名詞。我們這樣的說明,其實就是希望大家能了解一件事情:翻轉教學除了技巧、模式的了解外,更需要一個起點、支撐點!絕非是「為了翻轉」而翻,而是為了「改變的需求」而翻。這樣的釐清主要希望有意者能了解:
1.    避免變成「一次的教學觀摩」:刻意的進行翻轉教學,尤其是新手老師,依照我們的經驗,有可能會陷入另類的「教學觀摩」行為。因為,「翻轉教學」的歷程是需要「開放教室」,透過同儕協助觀課來進行調整的,長時間下來絕對不是一場「表演」就能達到,而是需要融入在教學、教室與學生自主學習培養。尤其,第一次進行翻轉課堂時,許多的老師會有「恐慌與懷疑」─因為長期習慣一堂課講滿滿,突然沒上課、沒講話,就會對自己的嘗試充滿問號,很有可能在第二堂課恢復舊態,因此需要至少一週的適應期。而期間最好的調整方式就是有「夥伴」協助觀課調整與打氣!而回過頭來,學生也會需要適應。當學生還在傳統課堂上「等待標準答案」的文化中,絕非一堂翻轉就能「個個奮勇舉手、天天回家自學」,是必須透過至少一個月的教與學的默契重新培養。更別說關鍵的「影片自學」,要有家長、設備、時間的配合。換言之改變教室現場狀況,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,才是支持與永續「翻轉教學」的成長力量,而絕非由上而下的政策行為。
2.    翻轉本就是為了弱勢:「翻轉教學」的源自於在2007年兩位美國高中化學老師─Jon Bergmann Aaron Sams,為了解決同學缺課的情形,開始使用數位方式預錄影片上傳到YouTube網站,讓學生自行上網瀏覽學習。慢慢地,兩位老師發現這種教學模式有所成效後,便創新成為「以學生先在家看影片講解,再設計課堂互動時間來完成作業」,此模式也被定名為「翻轉課堂 (Flipped classroom)」。由此可知,「翻轉教學」並非是一種針對高成就學生的教學方法。基本上是一種具有普及性、補救與協助學習弱勢家庭的好方法!相對而言,更能解決現在教室中最大的問題─學習差異化。回想一下當學生缺課時,是不是班上馬上就產生了一批「弱勢」,而當你的班級中有一群聽過、了解的學生,還有一群沒聽過、不了解的學生,你會怎麼辦?而這樣的方法能夠解決這樣差異化的問題,並且經過實證(成績),乃至於到台灣,先驅者的嘗試都有相同的經驗與成果。因此「翻轉教學」絕非是一堂「教學觀摩」,而是切切實實為了「改變的需求」。


    如果想了解去年究竟什麼是我們的「改變的需求」,你應該會想聽聽有加法不會、有聽不懂數學就翻桌、撕考卷的故事。但更重要的是,你應該更想知道的是─如何讓他們後來都對「數學」有很高的興趣與鬥志,而這一切就從「分析與溝通」開始。

2014年9月14日 星期日

給無名英雄~

昨天終於去親子天下翻轉創意教師的FB給寫上自我介紹
其實~我跟顏老師就是等時間過再寫~
而且也不參加24日的盛會
主要是......
我們自己總覺得老師本來就該努力去為思考與改變教學
自己實在是沒有甚麼好提的~而背後其實有更重要的幕後英雄!!!
加上禮拜三有課~自然也不好意思請假放著孩子就去了~
還要造成學校找代課困擾......

但是我們心頭知道
我們的成長是很多夥伴一路的相伴相挺與支持
才能做出一點對得起學生與家長的事情
如果我們不當一回事
那真的對不住很多人......
丙成老師、輝誠老師與昌宏夫婦一直是我們的典範
方大哥、冠瑋、智鑛、敏豪、逸文與基金會的幕後英雄
一直是我們最好最棒的支持者
當然教育部的楊司長到龍埔的瑞昌校長、秭翊、登隆主任
每一位長官都很關心我們的發展
更不用說親子天下的益勤小姐與背後的團隊
也給我們很多的鼓勵與舞台

因此不能真的當古墓派~
但我們相信有很多很多老師更值得版面去介紹
所以等到手冊編輯時間過
應該.......不會有我們的文字
但也不能辜負許多人給我們夫妻的支持
因此
再上版去自我介紹

說真的
我們夫妻倆每天晚上都在討論很多
也常常反思一些事情
甚至...不敢樂觀看「翻轉教育」的腳步
因為
在田野中的老師的確有很多不為外道的辛苦(以國小來看)
長官們訊息穿不透~不了解~就容易下錯判斷~更怕一窩蜂的帶頭衝!!!
至於到各處、各校的演講
更讓我發現到差異化不只是教室~在資訊與人力上更嚴重~
甚至影響未來的國本!!!

「與其不遜也,寧固」
基調沒穩定前
寧可緩緩的慢慢來~
也不希望一些老師過快而失敗、氣餒~
更不希望長官們以此心急~甚至變成煙火政策~~~
而數位學習的帳號問題
也都是老師向來想大規模使用均一或其他平台
一個背後管理的困擾
這些都要走在前面先解決
才有成功的機會

教學改變的成功
不會是只一個導師的創意或努力就好
還有很多背後的因素
孩子承諾、家長配合、行政支持
都是幕後的英雄
說句有趣的
開放教室觀課
警衛室的阿伯都是很重要的功臣!!!
安全也要顧好啊~~~
所以上學期開放觀課~我一定會去跟他謝謝!!!
相對而言...
也有一些夥伴失落的告訴我
在設備上、在人力上
並沒有得到奧援
甚至還有學校、家長反對......
因此
當我們開心地看著孩子的成就時
不只是第一線的老師
更重要的是有人支持著我們向前走
而我們夫妻的成功
是多麼的有幸!!!遇上願意幫忙的人!!!

昨天家長日
我告訴家長們頭上的那顆無線基地台
是楊司長的大力協助~
今天有均一的引入
是誠致基金會的幕後英雄無私奉獻
而去年五年級全學年的起得來~
是大老闆(校長)的支持
而平板11台~是去年501班孩子的成就~
讓我有機會去分享~拿到講師費~這不是自己的~是孩子的成果~
而我們508更不簡單
開學前就已經透過網站、電子郵件、影片
開始有一半的學生在家自學用均一
這些都是各位家長的支持才有辦法的
我真的很幸運~
連操場唯一有樹蔭的班級
也是508班!!!(大家晨會熱得要命~只有我們班涼爽~)

當想要做點教學改變、做點創意時
找到朋友一起走
鼓起勇氣一起走
但別忘了~~~
最後開心的鼓掌時
背後...是有不少人的支持與協助
一起願意為孩子付出的~
而他們卻是無名的英雄!!!

2014年9月12日 星期五

我不是名師,但我會是一個努力的老師...

如果翻轉教育3.0時~會是甚麼狀況???
再回過來想想
一個老師的好與壞要怎麼去標準???~~~

今天改到一篇日記~大約三四百字有了~~~
這女生寫的文句是有點不是那麼順
但我看完了~卻讓我想了很久......

大致上的內容就是
壞老師真的壞嗎?老師會生氣,會出功課,會要求,這些是對同學好呢?
好老師真的好嗎?老師不生氣,不出功課,班上有問題都沒關係,那真的好嗎?

對於生活、環境要求嚴格~
但數學可以席地而坐上課的我~
一個閃過去的念頭......
不要拿創新或翻轉去愚弄孩子!!!

兩個禮拜下來的導師~感覺非常深刻!!!
教室內的教學原本就必須有一定的基調
而導師是這樣基調最忠實的經營者
必須維持著30個孩子
公平、穩定、是非、常規、節奏、情緒~~

但往往一個論調或時尚
卻把這樣的基調給矮化時~傳統、保守、古板、老舊思維
說真的~
來者是客~喝完了茶~
誰來收拾30個孩子的情緒與穩定?
沒有從這樣基調去經營翻轉教育
......恐怕3.0就看不到了~

一個很多故事、很有語言的老師
一堂課吸引著學生不會睡著~講述法不好嗎?
一個班級維持的穩定
學生少有受傷、爭執、問題
這樣的老師難道不是台灣教育穩定的力量?

孩子真的能學到嗎?還是灑花一片??
讓拍的照片、寫的文章很好看???
這兩週~晚上自己常常這樣問自己的一堂課~
沒想到卻從這個國語、數學都不太好的女生日記中
找到一點想法
也讓我寫下明天家長日的簡報中當作結語......

我不是名師,但我會是一個努力的老師......

2014年9月7日 星期日

改變~不是催著做~而是一起做!!!

沒想到前兩天寫的部落格引起一些夥伴的關心~
家長都寫信來打氣!!!
其實...本來想暗爽在心裡就好!
小弟每天四點多就下班~
身上長期以來的皮膚炎也不藥而癒~
孩子很乖~偶有調皮~罵罵就好~
教室很乾淨~掃區簡單~
每天改日記看到孩子的想法~都很好玩~害我每一篇都會上評語~
而均一的使用更是讓我非常有自信~
下週也準備使用平板來教小朋友上網查字典~在學校練習數學~等等
其實...過的很不錯~~~
但為什麼我要寫前篇呢???
竟然叫我「小源老師」ㄟ!!!
太親切了!!!
當我們期待老師們改變的時候
有沒有也幫基層的老師們解決「改變的困難」???
我相信不是長官不想幫~
而是不知道有哪些真實的現場?
那就讓我做行政13年的菜鳥新進老師告訴大家!!!

我的心願是五年級也能全部均等、一流
而且真的各班都有家長有所期待使用均一教育平台
因此~
我很想帶著學年八位老師啟動我們的摩課師計劃~
但我們連見面的時間都沒有!!!
我怎麼教老師呢???

當我們希望老師能專注在課堂精進時
庶務工作卻不斷的來~
一個處室一張單子~一個孩子就三四張~
一個班級就一百多張
追~很耗時間~不追~不如別發了~
而不少都是在重複填寫一樣的資料......
更別說一些都在作議題融入~求數字而已~
為什麼不放手讓老師在課堂上去融入呢???

我每個早自習都在跟孩子對話~
談自學、談翻轉、談生活
甚至規畫好週二是「心靈教育」~週四是「科技新知」~
透過的對話,生活才能有感動~
一堂課不上都沒關係,但做人的道理不能不知道!!!
但沒兩下~公差被叫出去、球隊被叫出去
廣播一直在耳邊~
導師時間不就是要和學生拉哩嗎???

都知道孩子被塞得滿滿的
將會讓他們對學習沒有胃口~
但當我把滿滿的35堂課的課表做好~
我好感慨.......
連學校都沒有改變這樣的填鴨思維~
怎麼可能讓改變老師與家長~
為什麼不能有「優雅教育」教孩子如何使用「放鬆」?
滿滿滿~~~
正好貼完變成一個矩形
沒有空格.......
回過頭來~
為什麼我還要強調「改變不容易~要慢!!!
想想~當我們教弱勢孩子數學時~
每一次解題~我們常跟孩子說:「很簡單!你試試看!」
結果當孩子真的沒辦法,連「很簡單」都不會~
那孩子的自信心是不是更受打擊?
如果我們想引領老師嘗試翻轉~
神人們就不能老是說「很簡單!」~甚至質疑「你為什麼不做?」
因為神人走到後頭~都會忘記開始的辛苦~
所以我希望的是~~~「我知道不容易!所以我陪著一起做給你看!」
有一點一直沒注意
孩子們在第一週都還不熟
結果我一直要他們討論~~~
很難「裝熟」
這真的要注意!
上個禮拜其實數學課就給他翻轉了~
我曾經跟一位好朋友私訊說
「天啊!我開學數學就翻轉了,
回家都看影片了~上課寫習題
我真的到處晃,練甩手,一直問學生有沒有問題。」
有天我用均一平台的乘法當搶答
美雯老師幫我觀課~
整堂課孩子不斷拼命算乘法
忙的玩得非常開心!!!
競賽+虛榮感+合作~數學課就會不一樣~
搶答還滿好玩的~
雖然大家不是很熟~
但個人搶答倒是還不錯~~~
我手上就是平板+Miracast~
隨時加分~
所以~
好的數位平台真的很有幫助!!!
而均一的自學管理~
真的讓孩子知道「逃不過老師的法眼」
每天都8成以上完成自學~
五天全班總點數1百萬點達標!!!
下週~我將不再要求學生~
而是將均一的徽章與學校榮譽制度結合~
讓他們為自己成就而努力~

至於班級點數管理~我用了「ClassDojo」搭配平板+Miracast~
超級好用~宛如判官點名一樣~
平板按一下~隨時加分、隨時顯示~無線傳輸廣播~孩子立馬知道狀態~
因此~
學生上課不用30秒安靜坐好~
搭配「滿10點一天不用寫日記」的政策~
各個努力回家自學、上課安靜坐好、作業準時繳交~
而且功課幾乎沒人缺交過~
下週家長日~我更打算把「ClassDojo」與家長介紹~
也就是願意使用的家長
在上班的時候都可以看到孩子的加分或...減分!
夠狠了吧!!!!
真的滿可愛又滿好用的~
至於庶務管理~不用多說~當然是「Google」的相關服務~
行事曆安排好每天的課程、備忘、回家功課~
自動隨時蹦跳出來提醒~不會遺忘~~~棒!!!
至於雲端硬碟~隨時透過平板電腦馬上秀出檔案、照片
不用擔心電腦與隨身碟的問題~
因此我的掃區分配、幹部選舉的表件開學第一堂課打開
一個一個選好、打好~~~通通搞定!!!馬上就定位~
至於G的電子郵件~早就與每個孩子連繫上~
搭配LINE的小團體~
所以我才能讓孩子在均一的使用非常徹底~
並且隨時知道孩子需求~
例如桌椅高低、功課太多太少~
請病假都還可以交代作業~~~
當然......
協作平台成功的經營~
孩子等於有一個網路指揮中心~
三不五時出個神祕任務~算算數學~非常有趣~
G的行事利可以選擇「循環」~
這樣課表就會一路到學期末
就可以一次畫好所有課表
每個禮拜來進行規畫~
這就是利用表單功能出的WSQ學習單
孩子邊看影片~邊做簡單的記錄~
還可以出好玩的題目~~~~
不過有的孩子實在是太晚回家~9點ㄟ!!!
後來我就不太敢做~~~
之後慢慢來~~~
唯一自己很不滿的
就是國語課~
自己是語教系~但早就忘記上課的節奏感~~~
滿丟臉的!!!
不過每天都在反省調整~
尤其沒事就去看看林怡辰老師的部落格~給自己能量~
下週還會持續調整~希望找出自己的節奏感!!!

謝謝一些朋友的關心~~~
或許讓大家誤會了~~~
我只是想說
改變~不是催著人去做~
而是幫著一起做~
當大家都是挽起袖子的時後~
自然沒有距離、沒有你我

2014年9月6日 星期六

「蔡比8」的第一週~~~

說508班的導師「蔡比8」絕對不為過~~~
說一句實在話
13年沒接班導~真的說自己是新進教師一點也不為過......
唯一好一點的是比較了解學校的基礎運作
但班級導師的工作卻是相當陌生的
如果有人說~
國小老師才是翻轉的關鍵
那可能也要先了解國小老師的一天
才知道如何幫得上國小老師去翻轉或創新教學
因為需要時間!!!
別忘了~這是11歲的學生!!!有聰明、也有傻傻可愛的孩子~
有每天補習到九點,也有放學到處跑的。
第一天早上開學式
拿起我的自拍架就給他全班自拍一下~~
班規的建立~從開學第一天的早上開始~~~
整隊、升旗路線、放學路線、放學路隊都要交代與管理~
至於上下課...
點數制度絕不可少~
問題在於怎麼樣去管理每一節課日積月累的績點?(還好我用數位的~)
要如何獎勵、又要如何處罰不應該的行為~
每一個都在考驗老師的臨場感~
而往往明定好的獎勵與扣點的抉擇~
有時學生的狀況會讓你的管理產生衝突~
賦與學生管理的權力,卻也會帶來其他學生個人角度的不平之鳴~
班規、環境、掃區弄好
學生才能靜下心
減少無謂的爭議或分心
從班長到健體長~
就有十幾個幹部要選拔~也要訓練每一個人的任務~
掃區要分配、如何打掃、授權管理~都要一點一滴耳提面命~
排隊、高矮、坐位、分組~都必須盡量在最短時間完成與訓練~
否則走不出教室.......
如果還要加上差異化或同質性分組的想法
那真的還要先分析學生相關記錄與數據~~~
然後不斷地在每一堂下課、上課、午餐、放學耳提面命與貫徹實施
否則
班規崩掉~老師自然就被探底~學生就準備開始亂了~~~
每一節都在面對......
下課的打球的受傷、晚進教室、拼命追逐等等
上課的吵鬧與言不及義的反應
再再都需要老師不斷地要求與機會教育~~~
而且~不可能講一次就好~~~必須一直提醒一直提醒~~~
而卻又深怕另一群內向、不講話的又太過安靜!
大家都是新同學
還不是很熟~能有點討論就不錯!!!
更別說有幾個女生超級安靜~~
開學前與家長的連繫
開學後有各式各樣的單子要發下去給家長與回收~
算一算這一週至少也有個快十張~~~
我常在想~如果我是家長大概也快瘋了~~~一個電話要填好幾次~
而老師我呢?
每天都在發放、回收與催交中度過早自習~~~
這還沒包括一般的作業!!!
基本款的連絡簿、生字甲乙本、有心訓練的日記本、國習、數習......
如果綜合課想玩個防災訓練,還有自己編的家庭防災地圖要收~
每一樣在家長的眼中(即使你也是老師)
看到的是一份~
但每天老師的我要看到、要追的是31份~~~
而且不能漏掉~因為學生會看老師是不是認真的執行~
一個都不能少~~~~否則以後別想學生確實寫作業!!!
此刻,可能還要抽時間趕緊去影印學習單.......
或者還要趕快準備宣導影片~反毒、防災、反霸凌一堆~
滿滿的課表
還有課餘時間要做議題融入
我真的覺得
學生真的很可憐!!!
據說晚上還有補習到九點......
是的~作業回收之後還要改、要追訂正
因此如同我演講時所說的~~~
改到好的心曠神怡~~~改到不太好的就血壓升高~~~
然後趁著早自習、下課~不斷呼喊學生來訂正作業~~~
遇到學生真的很弱的時候~
中午就要慢慢地~一筆一畫教如何列直式、對位、乘除、加減~~~
然後還要想盡辦法鼓勵這孩子~~~
只希望他能產生興趣~信心~~~
而回頭一數~~缺了一本甲本~~
又要開始細數座號~~~或者請熱心的同學幫忙數~~~
然後又開始呼喊"某某某"怎麼沒交???
原來......一直放在書包~~~每天至少三位~~~
組長要了也不管的那種糊塗學生~~~呵呵~~

午餐時間到了~~~
開始要午餐長跟值日組提餐桶
學生坐好準備取餐~~~
國小學生能不弄得滿地髒兮兮~老師就偷笑了~~~(我每天都偷笑!)
還要看看有沒有少吃、不吃、多吃、吃了過敏的
都要提醒一下~~~
往往最後一個吃的~但也吃不下的~~~就是我了~~~
想想也正好減肥~~呵呵~~
吃飽了~~~廚餘、回收餐桶、桌面地面清潔~都要指導一下~~~
所以,我的一碗飯都在午睡的時候才吃~~~
畢竟這禮拜多叮嚀一點,看以後能不能放手給孩子自己來~~~

睡覺是唯一輕鬆的時刻~
因為算安靜多了......
影印資料、改作業、回答家長電子郵件問題~~~
至少沒有學生會在旁邊告狀或問你今年幾歲?頭髮怎麼這麼少?
還算不錯的是
耳提面命與貫徹班規下~~~中午孩子都能乖乖的休息~~~
但......
熱的要命的天氣
看著孩子一滴一滴的汗水~~~也真的捨不得~~~
一個禮拜最涼快的一堂課
禮拜五下午的閱讀課~~~
有冷氣吹一下~~~
這兩位實在也太舒服~~~
不過...難得輕鬆~~
也就不打擾她們看書~~~
下午最煎熬的時刻來臨~~~
身心開始略顯疲倦~
只能說40歲到了還是有差啊!!!
但仍然要提起精神奮勇上課~~~
確實執行獎勵記分制度提振學生士氣
但卻常常上到恍神......慘~~~
也還好學生都會貼心地提醒~

打掃時間到了~~~總是在一天快下班前來個最熱鬧的時刻~~
每天要求椅子搬好、地板擦好、玻璃、掃具等等
巡視掃區~~垃圾處理~~資源回收確實
當然還有兩個廁所要顧~~~
遇上極端恐怖的噁心狀況......
一條便便
或一團便便的衛生紙
或一件沾了便便的褲子
反正跟便便有關係的~~~都跟老師有關係!!!
幸好!!!我當過清潔工~~~沒在怕!!!

放學了~~~輪值導護的我~~~趕緊衝到位置~~~
但此刻總算放心了~~~一天過去~~~
歐!!!不~~~還有作業沒改完!!!
繼續改作業~點本子~發訂正作業~
然後在黑板上寫上明天早自習的事情~~~
偶然間看到地板有垃圾~撿一撿~~~
電燈沒關~關一關~窗戶~關一關~
終於回家........

以上還沒談到教學部分~~~
回到家休息片刻~
開始打開教科書、均一平台、電子郵件跟LINE~~~
線上有問題馬上回應~~~教教數學~~~
冷不防家長打來有事情~~~
然後規劃很想成功~但一直沒成功的「翻轉課堂」~~~
明天國語新字詞想怎麼教比較好~~~
數學看看平台自學狀況如何~~明天怎麼上比較好~~~
但......
國語、數學真的太久沒教了~~~上課節奏感還沒抓到!!!
往往在第二天進行時遇上了挫折~~~~
我好像沒上到課?!
我好像沒教好?!
學生沒反應???
明天要怎麼改比較好???
一直到深夜腦筋還再轉啊轉!!!
才想起....明天還有防災演練、鄉土課、閱讀課、綜合課......
原來我還不是只有國語+數學啊!!!

這是我新進教師的第一週
都不是什麼大事業!!!
真的很雜~很多~
也是國小班級導師的宿命~~~
一週18堂課~國、數、鄉土、綜合~還有雜七雜八的融入活動~~~
或許學生少的可能還好一點~~~
但龍埔隨便一班都是30人以上!
我身上還有「七個委員會」隨時可能要開會!!!

或許有人會覺得......
老師們是不是都動不起來???
其實......
應該想一下如何幫著老師能動?
可能比較務實吧!!!

就如同一直到今天開始週休,我才真的有點時間,也才能寫點記錄~~~
如果老師一直忙忙忙~~~
自然只能用最快速與直接的方式去面對學生~~~
因為接下來可能又有一張單子要發要收~~~
又有作業要改~~~
又有會議要開~~~

幸好還有顏老師指點~~~
還能討論一下教學上的變化與想法
但那還是下班回家後~~~
在學校...
同學年的老師大概只有偶然在走廊上見面~~~
因為都在教室忙著弄作業、處理學生問題
更別說學校弄了個英語實驗計畫
連週三下午都還要上課~~~
那怎麼有時間讓老師對話討論呢???(本學年都用LINE快速連絡)
「社群發展」也不就是美其名而已~
活生生冠在學年會議、領域會議上面而已~~~
不......連學年會議都沒什麼時間開~~~
我真不知道這是「教學發展的社群」?!還是「交作業的社群」?!

翻轉教學要做......
其實每天一點點變化~~~不難~~~
而且真的不能太快~~~
一方面期待越高就失落越高
另一方面也要考量到學生狀況與家長接受度~~
慢慢來就好~~~但的確可做!!!
更棒的是,可以解決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教學互動!!!
問題在於
長官們願不願回歸到教學的主軸~而不是放煙火的議題~
讓國小老師雜七雜八的工作與教學融入可以......
"簡化"與"減化"
專注在教學~而不是收單子!!!

這一週更加羨慕一些翻轉老師~~~
只有一個主科~學生也大了~深入的探討教學~真好!!!
我這四科忙的庸庸碌碌的~~~唉~~~
但我也很高興~~~
至少我的家長與孩子~~~
願意跟著我的教學方向
一起在家使用均一練習數學~~~
慢慢地經營數學的翻轉前奏曲~~~
開學五天.......我有點嚇到.......
顏老師一年一千萬~~~我們五天一百萬~~~
我還沒開始用平板~~~
只是回家看影片.......
或許再等一會吧!!!
孩子訓練起來了~成熟了一點~~~
我的節奏感更好一點~~~
就能漸入佳境!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