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譯 Translate

2015年3月31日 星期二

如何帶孩子在教室用平板~教師研習第三場

簡易平板30分鐘小研習上課重點:
1.利用新北市校務行政系統的帳密,從均一的OpenId登入
簡直是太迷人了!!!
我實在不懂~為什麼只有少數幾個縣市呢?!
可以造福很多孩子
也讓老師融入上可以減少最大最難的阻力~
唉~~~

2.登入後第一個動作,修改使用名稱,最好的型態就是─座號+姓名
這樣老師刷資料時後就可以像點名本一樣很方便看資料

3.第二個動作,加教練,就是用最明顯的方式把老師在均一上的電子郵件帳號
秀出來讓學生正確的輸入
一般來說學生的問題是常把gmail打成gamil~遊戲打太多
另外就是沒打對~有時是老師自己也沒寫對~呵呵

以上這些動作是第一次登入就馬上做的
免得學生用了老半天
結果沒把老師加教練~失去了數據分析的便利
接下來就準備介紹教練功能
不過
先露營吧!!!呵呵~

談笑風生~樂在教育工作~

剛剛收到班上媽媽的LINE訊息
果然
小朋友回去考大人今天邏輯課的內容
被孩子笑
不過
能被孩子笑~或與孩子笑~想來也是一份甜蜜啊!



最近看到一些對於教改升學方式改變的討論
說真的~都是為了孩子著想~
也無非都是希望看到孩子成長的一顰一笑

大人們應該先彼此放輕鬆
笑談就好~
不然
就像我跟我太太鬥嘴一樣
兩個孩子是會緊張的
到時
誰都笑不出來
又有誰真的能笑傲江湖呢?
呵呵~~~

教育工作需要大家努力

也要樂在其中啊!!!

2015年3月26日 星期四

人造鑽石的台灣教育

為了進度~還是只好趕課~
但也還好是翻轉學習~
所以一樣進度提早準備結束~
畢竟錄好影片~放手讓學生自己想~需要時能夠自己邊看邊套用~
滿高興孩子能這樣運用~
進度自然比老師摳摳說得好~
最近真的忙
不過我還是比較喜歡上這種課
綜合運用一些能力

可是~不能停~甚至要超前進度
因為四月放長假~接下來期中考~
五月校外教學~選自治市長~
六月一到就準備期末考~放暑假~
其實
很多時候是必須來回地收拾學生的情緒
讓情緒高張的孩子能坐下來開始上課

想一想~~~
一學期的行程滿滿都是
也難怪很難去嘗試不同的教學改變或討論
或者也容易流於形式
這......真的好嗎?!
最近很難有甚麼討論時間
就盡量擠點時間討論一下課文

如同今天跟孩子聊到
我不是很贊成放寒暑假~
而是應該把寒暑假轉成每天上半天、下半天來玩很多有趣的課程
時間可以解放~
這樣可能比一兩個月放到會不想放假
然後一開學就甚麼都很趕很趕~~~
趕到沒辦法玩一些有趣的課程~
如同我今天沒事聊到LUCY
就像五月自治市長選舉
其實有很多教育的意義
但變成趕行程時~就只剩下選舉活動在玩了~~~
但如果把假期攤成下午半天課
其實就可以慢慢地去討論公民問題、制度
形成一種專案課程
這種專案課程才有機會結合許多的能力使用~進而發展學力~
當老師的會發現
運用能力的課程很受孩子喜歡~

這一陣子跟一些家長對談
有個爸爸好奇問甚麼是「專案學習培養能力」
我回頭問爸爸的專長~
爸爸有點不好意思回答說是「玩股票」
我說~~~玩股票就是一個很好的專案學習
爸爸眼神一驚!
甚麼是股票~投資的概念~資本利得~殖利率等等
從數學中的統計圖表一路到投資心理學
「玩股票」看似沒甚麼
但三個字如果當成專案~卻包含了許多的能力
透過能力的培養~相對地孩子就會累積數學、心理學、閱讀擷取訊息
乃至於最新的「高頻交易
都會迅速的累積知識
而且為了正確「玩股票」
就必須綜合運用所有的能力與找答案
產生最終的收益~
整個過程不就提升了學力?!
爸爸聽完了
眼睛亮起來!說著:「我終於懂專案學習了!」
其實......
我何嘗不是利用了一點空白時間
透過「解釋專案學習」的這樣一個CASE~
綜合運用了演說、同理心的能力,加上對股票的認識
讓這個爸爸知道我們的教學理念
我相信這點時間去改變一個人的教育想法
應該是值得的~
因為~時間無價~人心無價~
總覺得時間不夠
自然而然在短時間要看到成效
就必須付出更大的經費、人力的運用
壓縮提煉出來的教育品質
說真的~
有點像人造鑽石一樣~
雖然可能碳的成分、亮度、切割面跟天然鑽石一樣~
但......價值就是不一樣
那...
為什麼還是不能擺脫傳統的行事曆思維~
少點無聊的指標追求呢?!
閒聊~閒聊~

2015年3月24日 星期二

如何帶孩子上課用平板-第二場

如何帶孩子上課用平板
簡易平板30分鐘小研習~
今天的進度是:
如何帶孩子使用雲端圖書館與利用來賓帳號使用均一教育平台
上課重點:

新北市雲端圖書館
1.務必讓學生會將常用網站作連結到主畫面
2.雲端圖館三種登入方式:
老師用帳號認證、中高年級用姓名與出生年月日、低年級用點選區、校、班與座號
3.瀏覽時務必要求學生耐心等候出現手勢說明,切勿一直猛點
4.可以撰寫讀書心得
5.利用這樣平台協助學生入手,讓學生體驗行動數位學習

均一教育平台的使用
1.不要先教登出登入,先讓學生利用來賓帳號使用,以玩引用
2.先使用練習功能,務必介紹知識地圖的移動、縮放與點選節點
3.從最簡單的開始玩,讓學生因簡單而快速感到樂趣
4.等到出現「藍色橫幅」─建議登入,再來引導學生學習如何登入OPEN ID
避免一開始因登出登入降低動機
用樂趣啟動練習登出登入

2015年3月23日 星期一

有心的老師別急!先幫自己和孩子排毒吧!!!

這一陣子跟很多家長對話
但令我最深刻的是一位自學相當有經驗的媽媽
其實那一次的對話並不是為了討論教學創新或改變
而是在討論著自學團體的經營甘苦談
偶然間我發起了我的牢騷......或者是擔心~~~

不論在教室內的改變
或者家長自學的選擇權
其實我們都很擔心會有一段「磨合期」~或者煎熬~
就拿我來說
光是上學期一接到508班
心中不免對於未來的教與學充滿了幻想

有一位經驗豐富的顏美雯老師直接在家駐點指導(老婆)

有相當的數位能力與程度

有一顆滿腔的熱火與一群好朋友的鼓勵
我要怎麼做怎麼做怎麼做.........X10的N次方
開始許多的規劃
結果一直記得
開學第一堂數學
在前一天晚上如同「誓師北伐」般!!!
在廁所裡大喊著「開學即翻轉!」的宣言
沒想到......現場是一片安靜......

如果是真的只有這樣
那也就算了~~~~反正慢慢訓練「表達的能力」~~~~
接下來堅守著「回家看影片、在校討論作業」的基本教條
OH!!!MY GOD!!!
果然有孩子拿著雞毛當令箭~
「老師說回家用電腦」、「今天沒作業」.......
開始有孩子以「翻轉休閒作業為準、學習為次要之」~
回家作業不弄~在學校也不處理或隨便寫寫~~~
更慘的是幾個回家沒人管的~追逐風追逐月亮的孩子~
宛如找到生命的出口
更加嚴重~~~

事實上一整個學期當中
有不少時間瀕臨「放棄」的邊緣~~~
畢竟高遠的理想變成眼前基本作業不弄、影片不看~
事實上翻轉學習會是一場更嚴重的災難......

你不放手~孩子不會從這些過程中去體驗到「自己管理自己的時間」~

你不放手~孩子不會從另一個極端擺盪回來~

你不放手~事實上就根本不是「以學生為主」核心去思考
因為只有放手
才有機會、時間等待內心的轉變

這一段時間我所能做的
除了焦急、溝通、要求與思考變化的方式之外
最後
我才領悟到
「等待」才是最好的一帖良藥
只是往往在一天一天地等待中
如果自己沒有放棄傳統思維─成績分數、進度、作業要求等等
大概也會煎熬
甚至放棄......

回過頭來
當我說完這些歷程
微笑地說:「厚~等了快一學期~
終於在學期末看到開花結果~至少~態度變了!成績自然跟著不一樣!」
雖然沒有當下眼睛含著水珠
但感嘆與搖頭似乎讓那位媽媽有所感覺
因為
同樣相對於自學團體來說
很多父母也是一樣用傳統的思維去要求自學團體
自然而然地就會出現落差
或者
就是我們常說的「角色衝突」!
其實他們也辛苦過一段時間
在家長與孩子的分分合合當中~最後才淬鍊出對於自學團隊的核心價值~~~

「就跟排毒一樣啊!!!需要時間~」
這個媽媽突然說的這兩個字「排毒」
是啊!!!!
當下的我,如同棒喝般醒了過來!
在質性研究中有一個技術,稱為「遠端比較」
透過兩個不同的名詞來更精準地傳遞一種共鳴~
是啊!!!
真的需要「排毒」~沒排毒就要練功~
自然是困難重重~~~

我們中毒多久了!?
孩子中毒多久了!?
家長中毒多久了!?
怎麼可能百毒在身的時候就能馬上解毒身體健康?!
怎麼可能在許多傳統觀點中馬上就能讓「教育跳躍前進」
身為老師
為了成績拼命填鴨、考試
為了輕鬆備課便宜行事
為了進度成天趕趕趕
為了好管理用一條鞭看待差異化的學生
許多看似正常的教學
其實是中毒很深、很普遍
甚至到了這樣毒都以為「這樣的教學是理所當然的」
換言之
我們的孩子從本來在幼稚園相爭舉手發表意見
一路到五年級
問題一鋪
個個低頭不語、眼睛看老師的只是再等答案
作業能齊一就一個標準
上課坐好、中午乖乖趴著睡~從沒想過人體工學~
寫到沒日沒夜都是老師為我好~不會想效率的問題~
下課安親課輔才藝到10點~都是為了父母的期盼而去~
日日夜夜~~~~
而多少父母為誰辛苦為誰忙
為了孩子的教育東找學校、西找補習班
就深怕孩子比人家學得少~考不上大學~
一直到大學交出亮麗的成績單時給父母、老師開心時
我們的孩子
才重新開始學習規畫時間~學習沒有標準的答案~自己要找知識時......
從小一晚了12年~~~
中毒太深~~~
於是
沒當老師的出了社會才發覺......很多都是沒教過的~又要花時間去體驗
當了老師的沒出社會根本沒發覺......於是繼續這樣的「教育世代複製」
更慘的是~連決策者都是中毒時.......
還加碼「選票」、「民意」、「政黨」、「媒體」等等的催化劑
可想而知
台灣的教育做了好多~卻得到的不多~~~
其實就是因為
中毒太深~沒有排毒~就想練就好功夫......
而這
跟「戴奧辛」的毒差不多
一路會遺傳下去

還記得後來跟那位媽媽暢談「排毒」的歷程
當然各自有所感慨
但至少
「時間與等待」是一個不錯的方法
「堅持與溝通」是一個最好的催化
當孩子在你的第一堂翻轉時
丈二金剛摸不著為什麼老師要討論題目
小白板不知道要寫甚麼時?
回家怎麼看影片?
講義要怎麼寫、怎麼讀時?
就如同回到幼稚園、小一時
重新一點一滴的教導
先告訴他們這樣的用意
溫柔的堅持你的嘗試
用機智幽默的與言語清楚的邏輯告訴孩子學習效率、學習金字塔、訊息處理原則等等想法
接下來用耐心慢慢地如同煎藥一般
慢火熬煮
給時間、給空間、給錯誤
當毒排得差不多時
就有機會真正的翻轉孩子的學習與思維
也自然而然地可以證明
老師的專業與眼見~

2015年3月17日 星期二

如何帶孩子在教室用平板~教師研習第一場

今天簡易平板30分鐘小研習~
上課重點:
1.學生平板管理只有一招,光明地放在桌上。收起來或私下用容易出問題。
就是這麼簡單管,兩年下來沒聽過壞掉的~
2.說明介紹學童使用基本ipad的操作有哪些
主畫面按鈕(一下桌面、兩下應用程式、一直按就Siri~很有趣)
無線訊號選擇、圖例說明與校內狀況
瀏覽器基本使用與書籤
放大縮小移動畫面手勢

3.用ipad登入校務系統管理學生帳號
模組介紹
學生開通說明
密碼還原說明
額外發現原來科任老師也可以管帳號!
4.額外說明:好玩的miracast介紹
感覺還不錯
只是報名的跟實際來的落差不少
不過本來就是想人少好教~~~
下週準備新北的雲端圖書館與均一基本使用
有OPEN ID很好帶~

介紹一下我的菜籃牌資訊車

英文老師很認真喔!

2015年3月16日 星期一

均一的數位順流學習~~~

今天數學課嘗試了一種自己期待很久的方式
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是類似「順流學習」
姑且稱為「均一的數位順流

我一直不敢嘗試的原因是
翻轉教學本來就是在家與在校的翻轉學習
如果所有的控制都在學校完成
那還稱為翻轉嗎?
更何況我想要的是高層次的思考與討論活動
翻轉教學對「預習」有很大的意義
也只有在家先自主學習~
上課才能輕鬆或有變化
當然
在課堂上網路不穩~就更別想在教室裡面全班看影片自學~
除非帶去電腦教室~

教室內進行資訊融入
硬體、軟體、訊號、老師能力、家長接受度
都是很大的挑戰
更別說32個孩子的大班

但事實上
一學期下來
在家自主學習的確難度很高~
大約只能有7成配合
而且~
如果沒有基礎預習自學
數學翻轉教學在課堂上的跳躍
無疑對一些孩子來說跟本是如同「神風特攻隊」一般必定完蛋
還沒完
數位翻轉的鴻溝─資訊程度、硬體設備與軟體學習
這三個對能力好的就易如反掌
對一般老師來說~就別想輕易跨過


如果數位翻轉是對多數人是「神人」才做的
那未來不僅是推動門檻的問題
更是城鄉差異、東西差異的始作俑者!!!

如果家長、孩子在在家自主學習的接受度上
還需要時間去調整文化意識與擔憂
那麼就需要緩衝的思考與做法
而不是一昧地問:「為什麼你不翻轉教學?」

回到今天早上
一方面進度到比較簡單的範圍
二方面一直很想除了手頭上的幾招外,再嘗試新的方式
三方面一直在思考自主學習與數位教材如何在課堂上更能搭配
四方面必須解決3成回家不看影片、不用各種平台的低成就孩子
五方面要找出讓自己在備課上
或者在普通非資訊專長老師身上
可以......
不去用弄moodle、自拍影片、評估數據等等額外花費心力的歷程
而是運用現成的均一、課本教材就能達到自主學習
也能有查核點的機制

放手試試看
畢竟這個單元比較簡單
就算出狀況
也比較好收拾
不過似乎效果不錯


但我不認為這是「狹義」的翻轉教學
畢竟不是回家看影片,而且還是在老師的掌握中去完成
打心裡總覺得.....這不是標準的翻轉~
但又如何~
至少就「廣義」來說
是一種很簡單、有機會推薦給一般沒有資訊專長老師的改良方法

大致上我的流程是這樣
前一天一樣先備課
但沒有讓孩子在家看影片了
而且先恢復傳統的備課思考
一堂課我的時間與自學內容如何安排與鋪陳
但有三個點一定要想到
1.我要如何檢查學生自學
2.萬一網路掛掉我的備案
3.走動觀察如果發現嚴重問題如何處理

接下來在課堂開始的時候
一樣先進行基本概念說明
畢竟不太放心這樣的操作會不會成功
(還是職業病~怕東怕西怕沒講東西~大約就五分鐘讓自己安心吧!)

還是準備了一份簡報
台灣老師不說兩句話好像沒有存在感
哈哈哈!!!!


之後開始讓孩子在課堂上依照自己的思考、學習的狀態
自由地控制觀看均一的某一單元數學影片
大約要求10分鐘
而這段期間會有孩子快與慢的狀況
就規範一定的時間之內完成影片
與進行均一的題目練習
如果更快地
就進到習作練習
大約10分鐘
期間
透過走動觀察去觀察每一組學生狀況
並鼓勵互相小聲對話、討論
而我一樣主要的視野放在「低成就」的孩子身上
注意他的學習專注度與計算過程

專門注意一些孩子的狀況
不過這樣效果真的很不錯
陪伴才是王道
但我只有一個
32個孩子
除了善用一些方法
就是真的要動腦筋!!!


全班大體上都很不錯
有聲音討論~但都很小聲
每個自己順著自己的進度
嗯~~~~~
我就到處觀察走動
看看有沒有舉手想問問題~順便拍個照片吧!


而最後依照走動觀察到的常見錯誤或迷思
加上教學經驗
開始要求迅速收起平板、蓋上習作
統一在黑板上進行說明問題
也大約5-10分鐘

檢核點是很重要的
用現成的均一題目就可以看出來~~~


後面所剩下的時間
一樣
快的讓他用均一去發展其他的技能
慢的就持續寫習作或舉手發問
給予指導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我的感覺是
前一天晚上的確比較省時間與省事
等於是把晚上的觀察放回到白天的課堂
而回到傳統備課的時間安排
這樣對於一般的老師如果想嘗試,應該會有更好的吸引力
而且不需要高手般去規畫MOODLE的課程或Google的表單
僅利用均一的題目就可以去規畫「查核點」
(當然必須要有題目與影片......)
降低了數位融入的準備難度~甚至數位翻轉的屏障
並且把無法在家自學的干擾降低
讓孩子在課堂利用均一進行自學
而且在控制的時段內、老師陪伴下
完成自主學習的歷程
而原本的「查核點」,又或者說練習跟作業
就現場進行完成
老師所做的
就真的是陪伴、觀察與指導
而且一樣可以達到「健達出奇蛋」的效果
強的自己發展進度
弱的就能陪伴指導
最重要的在人力上
一個老師就可以搞定一切
而且省很多體力

是不是「順流教學」?
依照一般的順流學習
除了使用課目上是屬於自然科的體驗教學外
其中非常注意學習者的熱忱、注意力集中、體驗與分享
而我所嘗試的
畢竟還是有齊一的進度與規範的流程
而且是透過數位學習去吸引與引導孩子
然後在要求的時間內與變化的活動去讓孩子的保持專注度
當然今天比較沒有讓孩子進行分享
而是當我在教室內觀察時
把觀察的心得做一個總結
所以~有點像~又有點不太像......
不過
總覺得
看到眼前的學生
真的是自己順著自己的進度去達到我理想的學習目標
讓我腦海想到
這或許是另類的「數位順流學習」吧!
而且
在家自學的壓力少很多
備課的準備少很多
只要......善用均一教育平台現有的學習資源
搭配做的不差的習作、電子書
最有趣的是
我不需要做分組競賽、加分等等刺激
孩子各自專注、也會討論
而且聲音小很多
你會看到「學習是孩子自己掌握的
然後我更有時間注意低成就的孩子
看著盯著一題一題算完

還是那句老話
一個投手總要有幾種球路
就試試看吧~
也給大家一點靈感吧~~~~

2015年3月7日 星期六

無聊的公車發想~從「幾米」到「幾本」......

想想閱讀的深度與數量~
其實從作文就可以看出來~
看到兒子作文寫不好
還是那句老話~因為體驗太少~
體驗太少也可以利用閱讀體驗~

這年頭多少孩子上課匆匆~下課也匆匆~
白天聽老師講課~
晚上還要安親課輔才藝~
然後發神經的要寫一堆作業~(認真的老師)
唉~
一到休息、放假~最喜歡的還是電腦、電視~
生活少了體驗
自然也沒了感動
更別說閱讀過度刻意強調獎勵、競賽與考核~
似乎已經從深度「幾米」都轉變為數量「幾本」的競賽
少了點深入與感動的自我內在的問答
前幾天跟孩子聊
老師的屁股生病過~呵呵(衛道(味道)人士大概看到會三條線)
因為從小我就習慣上廁所帶本書
常常一上就是超過10分鐘以上
與其說排毒中~不如看書看到快中毒~
因為家裡書不多~圖書館也少~
所以常常一本真的是一讀再讀
記得有本作文示範~現在孩子看到必然無聊~
但當年可以是在廁所反覆不知讀了幾次
讀到最後
別人的體驗也變成了自己的體驗
而且因為深讀
並沒有書比別人少而閱讀能力薄弱
相反地卻能在每一次的閱讀中
又看到不一樣的訊息與體會
似乎反而有點像反覆論證的訓練
相對而言
寫作時就算沒靈感
多少也從不斷重複深讀的文章書本中
來點引用文抄一下
而這可是要「好幾米」的深度閱讀
最近教到五年級讀書心得一課~強調讀書心得的寫作方式~
但是......卻感受不到如何讀出心得~也就是深讀......
又正好看到兒子作文寫不出元宵節的感覺
只能說閱讀量不代表閱讀深度
「幾本」的競賽~讓「幾米」的閱讀深度變得很淺薄~
不過~既然已經沒有量又沒有深度
至少也要行萬里路
如果成天都是呆呆的看著3C
難怪~兒子的元宵節作文只有一句話
「元宵節最深刻的事情就是吃湯圓~很軟Q~」
所以
不管有多少工作做不完
帶兒子女兒出門來去行萬里路,看看燈會吧~~~